第一部分 坚定信念启远征
来源: | 日期:2020-10-12 09:32:20
毛泽东同志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请问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长征出发时,红军将士不知道最后的落脚点在哪里、何时才能结束,却始终百折不挠、义无反顾。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曾这样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做什么?”邓小平不假思索地回答:“跟着走!”这简单的三个字,真实地反映了长征中红军将士内心的那份执着。
若干年来,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一史诗般的壮举,人们不断重复地追问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和激励他们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1938年4月,张闻天在陕北公学的演讲中说:“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这次长征中充分地表现出了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这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人们,支撑中国工农红军的力量,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老一辈革命家们有如此感悟,听听当年的那些红军战士又是如何讲述长征的。
打开视频配音播放:
时任红六团连指导员的杜宏鉴老人讲:天上飞机炸,地下拼刺刀,那是家常便饭。
时任红四方面军卫生员罗光里老人讲:长征路是怎么完成的,这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时任红二十五军卫生员洪明贵老人讲:长征没有理想信念,连一天路也走不了。
时任红一方面军卫生员刘福老人讲:我把人交给党,一切生命交给党,我没有别的想法,私人问题根本没有考虑。
时任红四方面军战士冯学友老人讲:那时候根本没有动摇过,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
时任红四方面军宣传员王定国老人,到现在都清楚的记得翻越雪山时的情景:我在毛泽东的那个部队,三过雪山,脚趾头一抹就掉了……翻越雪山时,王定国停下来休息,再次行军时,才发现脚趾已经被冻掉了,她丢掉脚趾,坚定地跟着大部队往前走。(视频结束)
讲解:原陕北红军郝荣贵老人说:那艰苦那就不能提了,要提了,我就要哭了;打不完的仗啊,过湘江打,过乌江打,过大渡河打,长征就是一路走一路打;前进的道路上,要么大山横着,要么大河挡着,没有人告诉我胜利的终点在哪里,我们就咬牙坚持,直到有一天,队伍的前方传来了欢呼声,我才确信长征真的胜利了。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讲解:
【方志敏狱中就义】1935年1月,方志敏率军在严寒之中转战疆场,终因兵力过于悬殊而不幸被捕。得知抓住了方志敏,蒋介石亲自出面劝降,还许以江西省主席之职,得到的答复,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赶紧下命令执行吧。从被俘到就义,方志敏带着镣铐写出了《清贫》《狱中纪实》《可爱的中国》等30万字的文稿,1935年8月,距离37岁生日还有半个月,被押解到刑场的方志敏在赣江边站了几分钟,然后转身说,来吧。
【瞿秋白英勇就义】1935年2月,瞿秋白在向闽西突围途中被俘,面对敌人的劝降,瞿秋白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6月18日清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薄雾弥漫,36岁的瞿秋白走到一处草坪,盘腿坐下,向刽子手微笑着说,此地甚好,然后唱着自己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从容就义。
【陈树湘被捕“断肠明志”】由于没能渡过湘江,红军34师被敌军重重包围,师长陈树湘腹部受伤,昏迷中被俘,当他醒来时,敌军正用担架抬着他去邀功请赏,陈树湘从伤口中掏出肠子扯断,当场牺牲,年仅29岁。陈树湘就义后,敌人将他的头颅悬挂在长沙小吴门的城楼上示众。军旅作家王树增对陈树湘做过这样一段描述:陈树湘师长就出生在长沙小吴门的瓦屋街,站在挂着陈树湘师长头颅的城墙上,可以看见他的家门。陈树湘曾立下誓言,要“为苏维埃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点平板视频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同期声)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讲解: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保持强大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上一篇:少年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