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四关 严肃三报 确保三到位 有力推动全市巡察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来源: | 日期:2017-04-13 08:57:50
白银市委巡察工作启动以来,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初步建立了严把“四关”(巡察对象巡察人员关、巡前培训关、巡中督导关、巡后梳理关)、严肃“三报”(报领导小组、报市委书记、报市委书记专题会)、确保“三到位”(压力传导到位、问题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的“四三三”工作法,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一、严把“四关”明目标、定内容、量尺度,做到巡察精准聚焦,有的放矢
巡察是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需要调好焦距、瞄准靶心。我市通过把好关口,努力做到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最优化分配、最需化投入、最大化收效。
(一)严把巡察对象、巡察人员关。巡察既要大张旗鼓,又要精准发力。一是以问题为导向选准巡察对象。各部门单位众多且职能各有差异,存在问题也各不相同,在巡前严格对标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分析巡察对象的行政职能和潜在风险,全面收集不守政治纪律规矩、吃拿卡要、侵吞惠农惠民资金、不作为、乱作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线索,选择群众关切度高,廉洁风险指数大的部门单位先行巡察,分步骤向巡察全覆盖迈进。在前6轮市委巡察中,共选择市直部门52家、县区直部门51家、乡镇(街道)46家、市直部门二级单位37家进行了巡察,总体覆盖率达到56%。从第三轮开始,坚持巡察高回头率,频显巡察震慑作用,目前共巡察“回头看”单位33家。二是以担当为标准选优配强巡察人员。我市建立了巡察组长库和巡察人才库,巡察组长库由副县级纪检监察干部或熟悉纪检工作的领导干部组成,有成员42人。巡察人才库由市、县区财政、审计、纪检系统相关人员组成,有成员103名。每轮巡察综合考虑巡察人才库中人员的工作性质、性格特点、地域、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精挑细选,力争做到最佳组合。
(二)严把巡前培训关。培训就是为了明确目标、掌握方法、找准抓手。我市每轮巡察前领导小组组长必作动员讲话,巡察办主任必作专题辅导,巡察组长必做经验交流。一是详细确定巡察内容。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理念,紧扣“六项纪律”、紧盯“三个重点”,确定了5大类48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并将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最新讲话、市委巡察工作办法、巡察实施方案、进驻通知、巡察工作纪律等内容编印成工作手册,发放到每一个巡察人员手中。二是手把手传授巡察方法。巡察是为了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既需要担当,更需要智慧。每轮巡察前的培训工作中,巡察办既要动员巡察人员敢发现问题,也要教会巡察人员会发现问题。在“敢”字上,为了让抽调的巡察人员快速成为敢于监督执纪的勇士,主要从增强党性原则、腐败的危害、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进行鼓舞,从巡察纪律和要求等方面进行鞭策。在“会”字上,主要从如何发动群众、如何充分运用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如何开展巡察谈话、如何接待来访、如何受理举报件、如何深入基层调研、如何初步核实线索、巡察人员之间如何默契配合等方面进行全面辅导。三是点对点启迪巡察思路。讲政治、守规矩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体现到具体工作中;贪污腐败、危害群众不是来无影去无踪,而是会反映在一个个日常行政行为里。为了让巡察工作取得快速突破,主要引导从“四个意识”方面看政治意识强不强,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看政治定位准不准,从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看政治警觉性高不高,从党内政治生活和选人用人方面看党建工作实不实,从落实“两个责任”、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精神方面看管党治党严不严,从履行职责和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方面看廉不廉。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以党纪法规为标尺,以权力清单为主线,逐个排查筛选,找准切入点后顺藤摸瓜,全盘攻破。
(三)严把巡中督导关。我市在6轮巡察中都做到了巡察领导小组督导全覆盖和巡察办督导全覆盖。督是为了传压。井无压力不出油,巡察无压力没线索。一方面通过督导将压力传递给巡察组。通过听每个组员谈巡察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积极性高、方法得当、成绩明显的提出表扬,对不愿工作、不会工作的进行批评和鼓励,督促每个成员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严肃纪律要求,对巡察不力、走了过场的坚决整改,限期补课。在前6轮巡察中,有3个巡察组受到批评并补课,有3名巡察组员被撤换。另一方面通过督导将压力传递给被巡察单位。巡察领导小组组长和巡察办成员直接深入到被巡察单位现场指导巡察,充分体现市委巡察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导是为了纠偏。指导巡察组站稳政治立场。在巡察过程中要坚定政治方向,查找政治偏差,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和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指导巡察组抓住巡察重点。我市巡察一般采取在20天内“一托三”+1或“一托四”的巡察模式,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单位情况吃透、问题找准不是易事。这就要求在巡察中既要抓住重点、找准症结、直击要害,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指导巡察组工作方法得当。主要看巡察各个环节的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具体到巡察公告是否及时发布、举报箱是否合理设置、信访人员的接访是否到位、调研走访是否深入等,对每一个细节都逐项指导,确保巡察工作深入扎实。
(四)严把巡后梳理关。梳理线索是收获巡察劳动成果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就是为了做到把问题筛选精、定性准。一是去粗取精。巡察过程中得到的线索成百上千,从来源上看有查账的、举报的、谈话的、走访的,从性质上看有不守纪律规矩的、贪腐的、侵害群众利益的、个人诉求的、涉法涉诉的等,真是五花八门、千头万绪。我们本着求质量、不求数量的原则,逐条分析甄别,筛选出有价值的,放弃含糊充数的。二是去伪存真。有的线索可能很简单,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有的也可能比较复杂,涉及惠农惠民政策、党纪法规、各种社会关系等。我们严格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大政方针为尺度,围绕热点、难点、疑点来查找,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虑所盼来聚焦,努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三是由此及彼。真正有价值的线索绝不是孤立的,例如有大额提现,就可能有大额现金支付;有超预算大额支出,就有可能挤占其他专项经费;有给非本单位同一车辆连续买保险、频繁加油,就有可能私车公养;有惠农惠民事项不公开,就有可能优亲厚友或贪污、套取资金,等等。在梳理线索时通过深入分析、判断,努力练就一双分辨是非的“火眼金睛”。在前5轮巡察中共发现问题线索2521条,其中移送核实977条、移交整改1544条;第6轮巡察线索正在梳理审核中。
二、严肃“三报”再审定、把方向、明责任,做到巡察严肃认真,齐抓共管
巡察就要掘地三尺、动真碰硬,发挥利剑的震慑作用。剑刃都是双向的,只有层层把关,才能保证这把剑指得准、打得狠,让邪恶闻风丧胆,让老百姓拍手称快。
(一)巡察组向巡察领导小组汇报。我市巡察领导小组组长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副组长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每轮巡察结束后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听汇报,既体现了监督执纪问责 “严、细、深、实”的作风和 “抓常、抓细、抓长”的韧劲,也体现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 “严紧硬”的决心和毅力。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一对一”听取各巡察组长关于被巡察单位的基本情况、巡察工作开展情况、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整改建议等方面的详细汇报,看巡察组的政治站位高不高、定位准不准,是否抓住了重点,特别是对问题线索和巡察报告再研判、再审定,并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初步的意见建议,确保问题线索定性准确、巡察报告严肃规范、整改建议切实可行。
(二)巡察办向市委书记汇报。巡察是政治巡察,抓好巡察工作是市委履行主体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化。每一轮巡察结束后,市委书记必单独听取巡察办对本轮巡察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体现了党委书记能够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第一责任的担当意识,也体现了敢于直面问题、敢抓敢管的务实作风。
(三)巡察领导小组向市委书记专题会汇报。让市委书记专题会的成员听汇报,既是对巡察线索的再审定,更重要的是从市委层面深刻剖析根源,研究解决共性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堵塞漏洞,规范工作。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先后针对巡察发现的13个共性问题,一是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共自查问题9696条,上缴违纪资金401.94万元。二是要求市纪委监察局向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9份,修订完善了党组织生活、财务管理等7项相关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确保“三到位”传压力、彻整改、强警示,做到巡察深入扎实,取得实效
巡察效果好不好,震慑作用强不强关键看整改。在整改阶段我市巡察办逐个认真审定被巡察单位的《整改方案》,下发《整改三到位》告知单,整改后要求填写《整改明细单》,确保巡察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压力传导到位。整改巡察发现的问题,责任在巡察单位党组,关键在“一把手”。巡察办坚持把压力传递给“一把手”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巡察意见反馈时,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一把手”必须亲自签字认领巡察反馈意见;各县(区)被巡察单位巡察意见由县(区)党委“一把手”和纪委书记向被巡察单位反馈,形成了抓“一把手”、“一把手”抓的良好格局,进一步传导了责任压力。巡察意见反馈后,紧盯被巡察单位“一把手”这个关键,严格要求问题整改方案必须由“一把手”亲自牵头制定,问题整改必须由“一把手”亲自牵头落实,整改结果必须由“一把手”亲自向巡察办汇报,并向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二)问题整改到位。整改问题是巡察成果运用的关键环节,具体整改过程中,始终要求被巡察单位针对巡察反馈的具体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建立整改台账,举一反三进行整改,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有效杜绝了选择性整改、浮在表面就事论事。在白银日报开设“巡察进行时”专栏,进行跟踪报道;将巡察问题通过白银电视台、广播电台向全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巡察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督办,实行台账管理,特别是对突出的问题挂牌督办,有效杜绝了问题线索“软消化”。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共向被巡察单位移交整改问题线索1544条,已整改到位1342条,整改率达到87%。
(三)责任追究到位。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始终要求被巡察单位党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犯错,谁负责”的原则,把巡察发现问题整改任务层层明确到人。充分运用“四种形态”,严格要求党组对责任人该约谈的约谈、该通报的通报、该检查的检查、该诫勉的诫勉、对性质严重的问题线索移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核查处理,坚决做到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市委巡察工作开展以来,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立案4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6人、诫勉谈话76人、约谈442人、通报批评60人、书面检查96人、批评教育113人,有力发挥了巡察利剑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