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琳:加强作风建设如何做到弛而不息
来源: | 日期:2015-11-10 09:18:53
加强作风建设如何做到弛而不息
中共景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李忠琳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报告中强调:“作风建设决不能一阵松、一阵紧,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继续看住一个个节点,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带动作风的整体转变。”从目前的形势看,我们最担心的是四风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如何使作风建设弛而不息,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地生根,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弛而不息加强作风的关键是“与时俱进、把握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没有重点我们就牵不住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也在不断变化,从2012年转变机关干部作风,2013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2014年纠正“四风”,党中央牢牢把握住了任务变化的命脉,在加强作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树倒根存,显性问题减少了,但隐形问题禁而不止。我们应继续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盯“四风”的新形式、新动向,警惕穿上隐身衣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查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送礼等问题,锲而不舍、狠抓节点,扩大成果、不断深化,把作风建设抓出习惯、抓出长效、抓出常态。
二、弛而不息加强作风的核心是“转变方式、多措并举”。措施是确保各项任务落实的必要手段。首先,我们应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专项检查,使党员领导干部的心里始终悬着一口钟,时刻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作风,维护好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应转变以往看问题简单化,提要求一般化,抓工作程式化的惯性做法。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定期研判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的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查处纠正发现的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第三,应充分发挥好领导引领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心存敬畏,勇于担当,服务群众,以领导干部自身良好的作风来影响和带领整个机关、行业作风的全面好变。
三、弛而不息加强作风的根本是“健全制度、严肃问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抓好作风建设,必须建章立制,使作风建设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形成加强作风的长效机制。多年来,我们建立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全,但取得的效果仍然有限。其主要原因是有些制度已过时,管用度不够;另一方面有时把制度当作稻草人,没有真正从墙上走下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一方面应结合实际,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归类,坚决做到废、立、改,使制度建设更加合理有效;另一方面应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追究机制,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一经发现,点名道姓通报批评,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查处;对发现问题的单位,加大问责力度,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确保制度的严肃性。
上一篇:春天,我们再出发
下一篇:广安观潮丨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