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点题式”监督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来源: | 日期:2023-06-15 08:24:39
分享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倒卖乡政府分配的良种推广项目马铃薯籽种,谋取私利,损害了群众利益……”
日前,会宁县党家岘乡新民村某村民小组原组长在组织实施良种推广项目过程中私自倒卖马铃薯籽种,县监委给予其政务警告处分,并收缴其违纪所得。这仅仅是会宁县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会宁县纪委监委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紧盯项目资金使用、资源资产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开展点题式监督,不断增强监督的深度、精度,做实“三资”家底监管,共开展监督检查2次,发现问题47个,完成整改33个,推动制定完善管理制度8项。
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县纪委监委构建“室组乡(镇)”统筹联动监督机制,采取线下“深监督”+线上“微监督”的方式,持续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加强信息公开,分类处置群众反映投诉事项,今年以来,共推动录入公开公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1450条,受理投诉9件,查处集体“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件,责任追究5人。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将汲取《‘四定一督’压缩小微权力寻租空间——靶向纠治‘三资’管理难题》经验做法,结合正在开展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问题靶向施治,进一步做深做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工作,以实际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会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