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三资”提级监督 守好村级集体“家底”
来源: | 日期:2022-11-03 09:08:47
“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有哪些?是否按要求进行公示公开?”
“大棚每年是否有租金入账?收益是怎么样分配的?有没有建立相关的台账清单?”
自专项整治行动以来,会宁县纪委监委把全面加强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收益分配、履职尽责等重点,精准“点穴”,靶向施策,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惩治微腐蝇贪,以高质量监督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台账化、管护责任明细化、资产运营规范化、监管机制体系化。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定期在“会宁发布”“会宁清风”等媒体发布专项治理公告,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心声。截至目前,已通过各类媒体发布公告60余条,受理问题线索4件,立案1件。
统筹推进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对2013年以来实施的到村项目(资金)、发放并登记到村集体的资产进行系统排摸自查,全面查找在管理运行、监管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查自纠发现问题7个,推动建章立制4件,主动说清涉及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坐收坐支问题1件。开展回溯核查,问题线索起底,对2018年以来涉及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逐一起底“过筛”,共摸排“三资”问题线索28件,已办结26件,正在查办2件。
“‘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阻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必须严肃深入整治。”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风险点,推动监督下沉落地,畅通举报渠道,对标治理重点,精准靶向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情节严重的问题线索深挖彻查,对监管不力、失职失责等问题的领导责任、直接责任“一案双查”,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