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跟班轮训为乡镇纪委“充电蓄能”
来源: | 日期:2021-08-03 11:46:27
“汉家岔镇双庙村农民党员王某某非法捕获野生动物,其行为涉嫌非法狩猎罪,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且本人自愿认罪认罚,县检察院决定对其不予起诉。但作为党员,其行为构成违纪,应对其进行立案审查。”
在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柴家门镇纪委跟班轮训干部王坤泽正与县纪委监委调查组的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分析讨论案情。这是县纪委监委开展审查调查“大练兵”,破解乡镇监督执纪难题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会宁县现有纪检监察干部162名,其中有84名是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占全县总数的51.85%。其中,今年换届以来新调整乡镇纪委书记、纪检监察专干34名,占乡镇纪检干部总数的40.47%。
“从政法委到乡镇纪委,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一名‘新兵’,真的感觉到有些本领恐慌和能力恐慌,工作没有抓手。”此次换届时新提拔为甘沟驿镇纪委书记的李渊说。
为切实帮助乡镇纪检监察“新兵”们补短板、强弱项,县纪委监委在充分利用省市各类培训资源抓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跟班学习机制,通过跟班学习、跟案锻炼的“练兵”模式,对新进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充电蓄能”,有力提升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刚上任对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完全不熟,在收到群众信访举报和县纪委转办线索时,该如何查办、该怎样走程序,心里没有头绪。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跟班学习,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和调查取证等环节的业务知识,为我下一步到镇上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样作为新任老君坡镇纪委书记的赵映俊,在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跟班学习一周后满怀信心地说。
针对受今年换届等因素影响,乡镇纪委普遍存在办案数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批抽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新进干部到各纪检监察室进行跟班轮训。轮训期间,各纪检监察室业务骨干以“一带一”的方式,从谈话、取证、审查等各环节手把手对轮训干部进行“传帮带”,让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高线索处置能力、谈话突破能力和调查取证能力。
“跟着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办案子,学到了很多办案方法和技巧,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自己的工作积极性比以前更高了,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也更深刻更全面了。”今年6月份第二批轮训结束后,平头川镇纪委书记武国梅表示,她现在在谈话取证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这都得益于近三个月的跟案锻炼。
此外,县纪委监委对跟班轮训干部与机关干部同管理、同教育,轮训结束后,由所抽调室对轮训人员作出考核鉴定,出具个人表现鉴定证明作为平时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对轮训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志推荐进入县纪委监委办案人才库,重点培养。
据悉,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跟班轮训3批次,轮训乡镇纪检监察干部76人次。通过轮训,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执纪审查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10个乡镇实现自办案件“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