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以“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来源: | 日期:2021-07-23 08:50:45
“企业效益怎么样?项目进展顺利吗?还有什么困难?政府办事人员有没有吃拿卡要或推诿扯皮现象?”
近期,会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到该县工业集中区部分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存在问题及困难,征求意见建议。
这是该县纪委监委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水清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事实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哪里有适宜的“土壤”,哪里就有投资;哪里的营商环境好,项目就能留在那里。
今年以来,会宁县纪委监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内容,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硬监督”促进提升全县营商环境“软实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为确保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有的放矢,会宁县纪委监委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会宁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聚焦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四大重点领域,明确治理提升的16项具体任务,将整治的重点瞄准决策部署不落地、行政审批不规范、政务服务不高效、执法监管不公正、法治保障不到位、干部履职不廉洁等制约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靶向攻坚,精准打击,着力促进机关效能大提升、服务质量大提高、干部作风大转变、发展环境大改善。
“你们感觉现在办事方便不?网上办理事项快不快?工作人员的态度怎么样,有没有刁难你们?”为切实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会宁县纪委监委主动出击,派出专项督查组到该县政务大厅以及郭城驿镇、河畔镇等乡镇政务大厅开展“突击式”监督检查。大厅里,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督查组对现场办事群众开展了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并将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后及时反馈相关单位负责人,督促优化改进,切实解决“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问题。
“之前,我们企业向县上建议进一步推动‘一站受理、一窗审批’政策的落实,现在来到审批中心,工作人员办事不仅态度热情,办事效率也高,还提供代办帮办服务,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正在会宁县政务大厅办事的某企业人员说。
截至目前,会宁县政务大厅已入驻20个部门,设置办事窗口78个,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打造“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各类证明和审批事项,共清理“循环证明”等不合理证明事项22项,先后两批公布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341项,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据了解,会宁县纪委监委还制定出台了《会宁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二十条禁令》,为党员干部在涉企服务、政商交往中划出“红线”,使其在服务企业、与企业打交道过程中能够交往有度、不越底线。
此外,为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会宁县纪委监委通过会宁电视台、会宁发布、会宁清风等多个媒体平台发布《关于征集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公告》,全面受理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规定及各类侵害市场主体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郭城驿镇政务大厅相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多次以便函不合适为由拒绝办理营业执照,收受微信红包后才予以办理......”
收到该信访举报线索后,县纪委监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了核查。经查,2021年3月2日,会宁县头寨子镇赵某震、赵某斌二人前往郭城驿镇政府政务大厅郭城驿工商质监所窗口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会宁县市场监管局原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刘某虎趁窗口工作人员不在,假借工作人员身份,利用该所办证平台系统为赵某震、赵某斌二人办理了营业执照,并收受了其250元微信红包。县纪委监委据此对县市场监管局及郭城驿工商质监所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在全县予以通报。
对此类影响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问题,会宁县纪委监委开设“绿色通道”,一律直查直办、快查快办,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公职人员在服务企业和群众过程中执法不公、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等侵害企业利益、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问题,倒逼责任单位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质增效,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和亲清政商关系。
据悉,今年以来,会宁县纪委监委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3件,责任追究6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人,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2起。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革除营商环境领域作风顽疾和腐败沉疴,切实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攻坚战。”会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供稿:会宁县纪委监委 柴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