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向“舌尖上的浪费”亮剑
来源: | 日期:2020-10-09 06:27:28
“您好,我们是县纪委监委联合检查组工作人员,干部职工就餐时有没有浪费饭菜的现象?你们在制止餐饮浪费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是日前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县政府机关食堂进行检查时的一幕。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随后印发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节约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立足职能职责精准监督、创新监督,狠刹奢侈浪费歪风。
会宁县纪委监委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联合县作风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专项检查组,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深入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食堂以及餐厅、酒店等重点场所,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专项检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临近中午时分,走进县政府机关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分盛菜品、摆放餐具。“文明用餐”“厉行节约”……检查人员注意到,在食堂取餐处、餐桌等显眼位置都张贴着有关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标语,时刻提醒大家爱惜粮食,营造了浓厚的监督氛围。
“为避免餐饮浪费,机关食堂实行报餐制度,每天上午10:30前结束报餐,食堂工作人员按当日需求合理备菜,用餐实行分餐制,凡未报餐者原则上不能就餐,现在食堂几乎都是零浪费。”县政府机关食堂负责人向联合专项检查组的工作人员介绍。
一段时间坚持下来,这一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每日泔水重量从100多斤减少至70余斤,从源头上遏制了机关食堂餐饮浪费现象。
在承接公务接待量较大的一家酒店,检查组看到每个包厢的餐桌上都摆放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制作的“吃多少,点多少,吃不了就打包”的提示牌,其中一个包厢是某单位刚刚接待用过的,七个人一共点了六道菜,每个餐盘基本都被吃了个精光。
“客人点菜时,我们会适当地引导,提醒他们少点菜,不够再加。”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酒店还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照顾每个人不同的食量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检查组还到酒店前台查看了该酒店的预订登记、发票开具等情况,重点检查相关单位是否存在违规公款吃喝、公务活动中超标准、超范围接待以及铺张浪费等问题。
“我们已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的重要方面,纳入政治监督、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强化日常监督。”会宁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县纪委监委还通过“会宁清风”微信公众平台公开了监督举报方式,及时受理干部群众的举报,广泛接受监督。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带动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又一次吹遍了会师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以前,我们村里但凡条件好点的家庭,只要家里有红白喜事,总要大操大办一番,一次至少20桌,每桌标配菜品都是八凉八热再加一汤,每桌饭花费约在600左右,过一次事情光饭钱至少在一万元以上。”会宁县新庄镇泉坪村村民武志坚说,“近两年这种大操大办的风气明显好转,尤其是今年开始很多地方‘过事情’流行碗碗饭,一人一碗肉烩菜就吃饱了,一桌饭下来也就300块钱左右,既方便又实惠,很受大家欢迎。”
党风正则民风淳。“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紧盯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改头换面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切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勤俭节约习惯蔚然成风。”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