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家所镇:坚持抓早抓小 践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
来源: | 日期:2016-12-06 08:29:26
“这种提醒太有必要了!”观音村党支部书记张世辉说。
针对群众信访反映该村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问题,镇领导对张世辉及时进行了谈话提醒。
今年以来,会宁县翟家所镇在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上狠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和预防为主、教育为主,通过开展谈话提醒、案例警示教育、召开民主生活会、通报批评等有效方式,及时“咬耳朵”“扯袖子”,让党员干部尽量少犯事、不出事、干成事。
一是及时开展谈话提醒抓早抓小。通过谈话提醒对症下药,针对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需要整改的事项,及时开展面对面单独谈话,提醒谈话对象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切实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敲响廉洁从政的警钟,督促被谈话人员汲取教训、限期整改,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免疫能力。今年以来,对存在苗头性问题的8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做到抓早抓小。
二是强化案例警示教育防病治病。今年以来,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300多人次先后观看警示教育片《镜鉴》、《警钟长鸣》6场次,向镇村干部传达违法违纪的通报5次,做到防病治病。
三是运用专题民主生活会红脸出汗。镇上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每个人都能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全镇党员干部通过班子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主动讲清问题、剖析问题、反思问题,接受批评和意见,进行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将问题消化在萌芽当中。
四是通过通报批评警示纠错。以形成警示和震慑为目的,突出典型性,对在监督检查、明察暗访、纪律审查等过程中发现的轻微违规违纪典型问题,尚不构成立案查处条件的,通过党委文件予以通报批评进行警示纠错。今年以来,针对财政供养人员违规享受农村低保资金问题,通报批评相关镇村干部5人,因其他原因通报批评3人,做到治病救人。
上一篇:为群众利益“亮剑”
下一篇:会宁:靶向施治提升群众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