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提级监督农村“三资”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来源: | 日期:2022-08-24 08:55:49
“你们村3000多亩集体土地承包给甘肃新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村上和企业签合同了吗?是否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研究?租金收入公示了没有……”近日,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在一对一提级监督试点村——喜泉镇大水䃎村进行提级监督时,走访当地党员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点对点查找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对村(社区)集体经济的监督,有效推动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建立“一报告两清单”制度,对各提级监督试点村实行清单式管理,将今年实施的工程项目及资金运行建立项目清单和资金清单,定期报告开展进展情况。县纪委监委会同各职能部门、乡镇纪委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联合监督,并与村监委会开展日常监督相结合,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查阅台账、入户调查等方式,通过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报告、一月一整改,坚决防止农村集体“三资”跑冒滴漏,杜绝村(社区)干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建立快查快结和联查联办机制,对滥用职权、截留私分、暗箱操作等问题坚持露头就打、严查快办,对责任履行不力、推诿塞责、不担当不作为等行为一律实行“一案双查”,并予以通报曝光。截至目前,共查处村(组)干部履职不力、作风不实等违规违纪行为2起,给予党纪处分1人,正在初步核实1件。
同时,深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根治之策,在体制机制上查找漏洞、堵塞漏洞。试点村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了村级财务收入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管理制度,资产清查登记制度以及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制度,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等多项制度,切实将村集体“三资”的分配、使用、处置和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权,全面保障群众在“三资”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共先后开展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检查17次,发现并整改集体资产使用程序不规范、惠民资金发放审批不严格等问题19个,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5类26个。4个试点村共理清流动资金389万元,固定、流动、公益设施资产等约4900万元。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推动问题解决、从源头上把村级集体资金资产管住管好才是开展提级监督的初衷。”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公职人员用权的监督约束力度,增强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成效,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为推进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供稿 曾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