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锚定“国储林建设项目”强监督 力促“碳汇林”变“碳惠林”
来源: | 日期:2022-12-08 09:08:30
“平川区国储林项目建设,涉及资金大、覆盖面广、实施周期长、环节复杂,我们一定要立足监督第一职责,认真践行‘两山’理念,不断压实职能单位责任,着力打造廉洁高效工程。”
平川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重点项目监督会议上如是强调。
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在平川区国储林项目实施初期,区纪委监委靠前督促国储林项目实施成员单位,严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协同谋划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为工程后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储林建设过程中,平川区纪委监委统筹整合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纪检监督力量,紧盯造林的“土地、资金、林种、造林、管护”五个方面,明确细化监督重点,围绕相关部门单位、乡镇、村是否组建工作专班;各相关部门是否各负其责,尽职尽责;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林种选取是否符科学合理;是否全面落实“林长制”网格化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责有人担、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有效防止相关部门在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出现抢跑、掉队或跑偏的现象。
为使平川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平川区纪委监委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现有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和甘肃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2个平台,深化拓展平台数据筛选功能,聚焦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通过数据共享互联、群众监督模块和关联分析,着力发现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的有关问题,对收到的有关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问题线索进行详细登记,建立信访举报台账。同时,平川区纪委监委主动加强与组织、巡察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对发现党员干部、监察对象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沟通、及时移交、及时核查,对实名举报的问题线索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反馈”。
“对发现的问题要拉条挂账、跟踪督办,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要求、整改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整改落实情况及时跟踪、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为全力构建“发现问题-下发督办函-约谈提醒-整改反馈-回头看-追责问责”的闭环监督体系,确保国储林项目建设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真正实现“国家得储备、社会得生态、地方得投资、企业得利润、群众得收入”的目标,专项督查组定期召开阶段性督查反馈会,对前一阶段督查成效进行总结,同时谋划下一阶段的督查重点。
今年以来,平川区纪委监委以“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成立2个专项监督检查组,已开展联动监督2轮次,现场发现问题26个,现已督促全部完成整改,对4个推动项目进展缓慢的责任单位进行提醒约谈,26人被提醒约谈。
下一步,平川区纪委监委将不断巩固监督成果,立足职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把监督“探头”嵌入到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关键时间、关键环节、关键区域等廉政风险点进行重点督查,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对相关部门、乡镇在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一律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以强有力的监督助推国储林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以严明的纪律守护好平川的绿水青山,力促“碳汇林”变“碳惠林”。(供稿:陈林环 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