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以“三促”拧紧小微权力监督“链条”
来源: | 日期:2020-12-01 08:44:21
“我一时犯了糊涂,虚报冒领了草原生态保护补贴,真不应该,诚恳接受组织处理……”在今年下沉乡镇一线开展监督检查中,平川区纪委监委成立联合监督检查组,采取入户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着力发现违纪违法行为,一经发现村“两委”班子成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予以查处。
“坚持无‘微’不治,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同向用劲,形成合力,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咒’,让村、社区干部在自己所行使权力界限之内,依规履职,清清白白做事。”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平川区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近的原则,通过“三促”(“督导促提升+公开促宣传+监督促落实”)工作模式,环环相扣,形成链条,传导压力,督促村(社区)将小微权力“晒”出来,接受全面监督。
“以前监督检查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现在‘小微权力’清单一出台,照单监督肯定没问题……”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乡纪委书记南继荣说。
区纪委监委立足实际,结合省市下发的指导意见,督导各乡镇街道编制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将村、社区组织和村、社区干部所行使的“三务”公开、“三重一大”事项、“三资”管理、工程建设、低保救助、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土地征收、宅基地审批等30个事项逐一界定,固化每项村居事务的权力运行工作规范和流程,明确各项权力执行主体、程序步骤、办理时限等,力求小微权力程序化、可操作。其中,对与群众联系密切的民政救助类、医疗保障类、农业农村保障类、计生两户救助类、教育资助保障类、住房保障类、监督指南、扶贫(民生)领域信息监督平台等8大类事项,单独设置二维码,将政策依据、权力流程、事项清单全部嵌入,实现了群众动动指尖,便知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前到村委会办事,就知道找村书记,现在我只需要用手机二维码扫一扫,找谁办事,如何办事,非常清楚。”白银市平川区宝积镇黑水村群众张忠涛说。
为便于群众监督,规范村小微权力运行,区纪委监委督促各乡镇街道,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充分运用宣传栏、宣传彩页、入户手册、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小微权力运行有关事项,扩大宣传面,提高知晓率。
“群众需要了解什么就宣传什么,增强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方便了群众,才会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让监督更有力、更有效。”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要对村、社区干部行使小微权力全程实时监督,由区纪委统筹监督、职能部门定向监督、乡镇街道纪委专责监督、村务居务监督委员会照单监督、群众民主监督,多方联动,同向发力,促使基层干部改进作风,“微腐败”得到遏制。今年以来,给予村“两委”班子成员党纪政务处分31人,组织处理27人。
(供稿:张宏伟)
上一篇:宝积镇:强化监督 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