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三道加法”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来源: | 日期:2018-11-29 16:07:14
今年以来,会宁县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坚持精准监督、精准执纪、精准执法,以“零容忍”态度从严从快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以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一是“来访”+“接访”促渠道畅通。建立“信、访、电、网”四位一体信访举报平台,全面打通群众信访举报主渠道,广泛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制度,班子成员定期到信访室接待来访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接访领导包协调、包处理、包解决的“三包”制度,由接访领导全程跟踪信访件的调查处理,对信访问题突出的乡镇由班子成员带案下访、重点约访。推行县、乡党政班子成员和村级“三委”班子成员“三级接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面对面寻找问题线索。1至10月份,会宁县纪委监委共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76件,其中,来信6件,占7.89%;来访25件,占32.89%;来电25件,占32.89%;网络15件,占19.75%;“三级接访”发现问题线索5件,占6.58%。
二是“直办”+“督办”促查处快捷。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实行规范化登记、销号式管理。按照“快收、快阅、快处”要求,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遵循“三个一律”原则,凡是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一律全批阅、零暂存,一律进行初步核实,一律进行挂牌督办,由信访室建立督办台账,对信访件进行跟踪管理,对临近办理时限的信访件,通过电话、发函等方式,逐件“催办”,对调查进度缓慢的由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同时,对省市纪委监委转办交办的案件,涉及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的案件,以及群众反映强烈且可查性强的信访件实行提级办理,由县纪委直查直办。1至10月份,会宁县纪委监委共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82件,其中本级受理76件,上级转办106件,已办结118件,正在办理64件,信访件办理时限平均缩短30%以上,案件办理实现质效“双提升”。
三是“审核”+“反馈”促质量提升。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按照“线索不查清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的“三个不放过标准”,严格落实承办部门初审、分管领导再审、审理部门复审“三级联审”制度,由分管案件领导对调查结果进行严格审核,重点看反映的问题是否查清楚,对问题没查清的退回整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移送审理。审理部门严格落实案件审理“二十四字”方针,反复阅读案卷,认真甄别证据,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规范处置,确保处理结果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同时,建立问题线索反馈机制,对扶贫领域实名举报件,办结后10个工作日内向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对匿名举报件,办结后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进行反馈,有效减少重复访、越级访现象发生。1至10月份,会宁县纪委监委共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7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1人,告诫约谈169人,诫勉谈话76人,通报批评32人,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