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办:畅通“12317”扶贫监督举报渠道 “四个注重”提升问题线索办理质量
来源: | 日期:2018-11-27 06:10:11
白银市扶贫办进一步畅通“12317”扶贫监督举报渠道,完善监督举报办理制度,优化办事流程,靠实办理责任,搭建高效便捷的脱贫攻坚监督举报平台,做到了“八个注重”,充分发挥了脱贫攻坚的群众监督作用,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注重加强领导,靠实“一把手”工作责任。市扶贫办把“12317”扶贫信访工作作为反映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凝聚党心民心、整治扶贫领域问题的重要抓手,对每一个来电、每一份信访件都由“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指定专人跟踪督办,全面建立信访台账,登记成册,做到无一遗漏。对于省级转办和市级受理事项,按照“属地管理、行业负责”的工作原则分类处理,靠实各行业部门、各县区扶贫办“一把手”主体责任。对一些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组,下乡进村、走访入户开展调查核实,靠实了各方面的工作责任,有力地促进了问题线索高效办理。
注重健全机制,确保“规范化”运行渠道。为切实做好扶贫领域信访工作,确保“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畅通运行,市扶贫办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印发了白银市关于规范扶贫监督举报电话运行的通知,实行“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运行月总结、半年工作通报制度,对转办效率迟缓,核查质量不高的县区及时通报,并督促落实。在市扶贫网站首页醒目位置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投诉专栏,并公布各县区“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受理热线。细化规范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通过规范系列工作流程,做到具体问题处理到位。
注重落实力度,明确“马上办”时限要求。市扶贫办更加注重问题线索办理的时效性,要求各县区、各行业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向上报处理结果,明确省级转办事项于10日内办结上报,市级受理事项于15日内办结上报,对一些特殊信访件,要求提前办结的必须办结,切实提高办结效率。截止到2018年10底,我办共受理扶贫领域投诉举报97件,其中省扶贫办转办件60件,市扶贫办“12317” 投诉举报信访件37件,其中,到市扶贫办上访4件,目前已全部办结。
注重工作方法,打造“多功能”扶贫信访监督平台
注重宣传政策,把“12317”打造成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的“宣传台”。进一步强化接话人员对各项政策学习掌握,力争做到全面、深入、准确,特别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认定、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产业补助等政策做到“一口清”,确保第一时间宣传解答各项政策,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一系列政策的知晓率。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途径宣传最新的精准扶贫政策、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和各项惠民政策,使群众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了解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群众按照正确的途径解决自己合理的利益诉求。
注重疏导情绪,把“12317”打造为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台”。一方面,及时收集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抓早抓小,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将问题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诉求,认真梳理、规范核查,进一步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积怨,深入透彻地做好解释工作,引导群众按程序反映问题、依法依规反映诉求,通过反复讲解政策,避免过激事件的发生。
注重解决问题,把“12317”打造为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知心台”。市扶贫办对每一个来电、每一件信访件都做到了“来有因、去有果”、一事一核查,经过认真核查了解,对确实存在群众所反映问题的,有条件解决的立即就地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进行梳理汇总,及时反馈乡镇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同时负责做好追办和督促落实,解决一件记录一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并落实办结问题的定期回访制度,避免问题的反弹,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注重案件查处,把“12317”打造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的“线索台”。市扶贫办把“12317”投诉举报问题核查办理作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以投诉举报为线索,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在重点问题上,及时总结有效方法,探索完善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化解同类问题。同时督促各县区、各行业部门主动认领各自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做好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在解决和处理好问题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改进工作,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供稿 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