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以强有力的监督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来源:平川区纪委监委 | 日期:2024-02-01 08:38:56
2023年,平川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任务,与“三抓三促”行动有效结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关键人,做到监督内容上有重点、过程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的“闭环式”监督,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伸触角、传压力,倒逼工作任务落实
在专项监督过程中,充分发挥一线监督主力军作用,紧盯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5个方面15个具体任务,延伸监督“触角”,着力发现并督促整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腐败和作风问题26个,以有力监督,推动各乡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
在做实监督的同时,把谈心谈话作为提神醒脑、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深入乡镇一线,一对一、面对面与乡镇“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了解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盯问题、查根源、教方法、提要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特别是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去年以来共开展谈心谈话22人次。通过召开全区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集体约谈会的形式,对相关乡镇和涉农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工作约谈,进一步督促其负责、守责、尽责、履责,倒逼工作任务层层落实。
盯重点、强监督,筑牢乡村振兴屏障
牢固树立监督与办案一体推进的理念,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聚焦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粮食安全、小微权力、工作作风等领域作为实施精准监督的重点内容,坚持边查边交、严查快处、一查到底,做到监督有方向、有人抓、有人督。
围绕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3轮次,督促整改问题46个。与人社部门强化联动配合,追回收缴死亡冒领养老金1.24万元,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6件33人。在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大棚房等重点事项督查中,督促相关乡镇整治5.54万亩撂荒地,整治率100%。
紧盯小微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督促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更新完善《小微权力运行操作手册》,绘制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督促完善村级制度16项。大力宣传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和“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全年更新基础数据32万余条,督促录入公开信息351万余条,浏览量达80万余次。
减存量、遏增量,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积极拓宽信访举报渠道,畅通网络、电话、来信、来访举报平台,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多渠道多角度及时受理、及时查处在乡村振兴领域中失职失责、优亲厚友等问题。对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受理的投诉信件、比对出的疑似数据及时督促责任部门限期整改、按期答复,推动整改落实。“两平台”全年受理办结投诉信件45件次,交办有关疑似问题资金数据6000余条。对2021年以来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34个,并进行“回头看”,对受理的民生领域信访举报线索即收即办、动态清零,对巡察、审计、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重点查办。
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决策不民主、产业发展力度不大、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及时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完成整改,并推动深化治理、巩固拓展,举一反三找症结、查漏洞、补短板、建机制,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推动建立常态化整改机制6个。(供稿: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