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丨新官上任不讲排场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4-02-06 08:52:05
【每日箴言】
新官上任,往例先发谕帖,知会各役,督使远迎,兼令修理衙舍,以候登任。此从来不易之规也。今本县不发谕帖,不示吉期,单身匹马猝然而至……本县只身而外,止带一仆,斗大一室,足以安身。其至亲眷属,不带随身者,欲俟到任之后,相衙署之宽窄,度房舍之颓整,自备材料,自行修理,然后携接到任。不欲于未至之先破费民间一砖一木也。
——清•郑邦相《单骑赴任告示》
【深意浅说】
鄱阳县令郑邦相,在即将上任之时,向当地部民发出了这个通告。《居官寡过录》转载了这则通告,在下面附上一言:“真心为民父母者,须熟读数十百遍,不必拘行单骑赴任之事,而当曲体随处爱民之心。”
这段评论可谓中肯。新官上任,不一定非要单骑赴任,但是,郑邦相这则通告中体现的爱民情怀,真的需要所有当官的人熟读百遍,认真玩味。
一般来说,一个官员到外地任职,要组织一个不小的团队,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甚为威风。任职当地也要隆重欢迎,往往劳民伤财。郑邦相在到达之前就给当地发了一个告示,说明他单骑赴任的理由。
首先,他知道鄱阳迭遭土匪蹂躏,地极荒残。再加上灾荒,造成民不堪命。如果按照以往成例迎接,就要修理衙门铺设,役使大量人力车马,头绪纷然,一地不安。还需要花很多钱粮费用,这些花费必然摊派给民间,取之于商户。这种情况下,官员还没有到达,危害已经降临到百姓头上。对于新官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头。再说,一个官员即将上任,造成整个地方骚动不安,扪心自问,作为县令内心实在不忍。
第二个理由是,免掉接官的繁文缛节,避免一些书吏衙役利用接官趋避逢迎作奸犯科。在正常的迎接官员上任的过程中,一些书吏衙役常于途次之间,窥探意旨,探测长官好恶,以为趋避逢迎的依据。郑邦相不让他们前来远迎,有意让他们莫测高深。也不搞头接、二接、三接这些仪式,以示有疏无亲。那些恃接官为影射之谋、近身图徼幸之福的人的打算,也就落空了。郑邦相说他到达鄱阳的前一天,会发个通知,以便里老衙役人等至期参谒,不失朝廷大体。除祭门必用三牲外,其余下程小饭等项,一概不许陈设。至于修理衙舍铺设器皿等事,都要严厉禁止。凡有衙役人等提及修理衙门铺设器皿者,就是败坏法制者,到任后要严厉处置。
第三个理由是,郑邦相说自己此次到任,只带一个仆人,只要斗大居室足以安身。等到任后,根据衙署宽窄和颓废情况,会自备材料,自行修理。不想在未到之前,先行破费民间一砖一木。
像郑邦相这样轻车简从单骑赴任的官员,可谓清廉简朴的典范。不讲排场体面,完全为百姓利益着想,相当难能可贵。
郑邦相,咸宁人,顺治年间进士,授鄱阳县令。《武昌府志》记载,他“为政简易,凡繇布水豆之类,悉准民零折估值输粮,民便之”,还向上级打报告请求,将北遵米就本县交兑,免去渡湖覆溺不测及抵省各项杂费。另外他还严厉打击当地强盗,老百姓得以安宁。《钦定大清一统志(四库全书本)》也说他“邑数多盗,屡获屡脱,邦相严行缉捕,悉置之法,民甚赖之”。总之,他想办法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追查打击强盗,真是一个好官。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天麻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
简介:天麻,腐生草本,是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对多种疾病均有疗效。同时对研究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有重要价值。花期5-7月。块茎入药,具有祛风通络、平肝止痉之功效。
拓展:古人认为天麻生长神奇,若上天赐予,其状类古时麻为之鞋,故称天麻。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