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丨当官无他术,只求合人情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4-02-08 08:09:59
【每日箴言】
当官无他术,只务合人情,事之顺民情者可行,咈民情者不可行也。管子曰:“政之所存,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唐质肃曰:“自古欲治之主,非求绝世之术,在顺人情而已。”是治天下亦操是道,况一方乎?
——清•袁守定 《居官通义》
【深意浅说】
民情、民心、人情、人心,这些词语,意思大致是一样的。所谓民心民情,就是老百姓的愿望、追求、爱好、期待等等。当官没有什么秘笈,凡事顺着老百姓的想法和愿望,不要和老百姓的想法对着干,就行了。这种思想,体现了可贵的民本思想。
西门豹治邺的事,人们都熟悉。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当官的时候,就去民间调查,询问老百姓最苦的是什么事,老百姓说给河伯娶妻的事情最苦。老百姓不但要掏钱,还要把女孩子选出来给河伯做媳妇,扔进河里淹死。西门豹就铲除了这一陋习恶习,顺应了民心民意。
比较艰难的是,当官的职责和民心出现冲突的时候,就不好处理。
古代官员的道德准则,主要就是忠君爱民。对于七品芝麻官的州县官们,只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让地方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就等于尽到忠君的责任。但老百姓的利益与君主的利益,往往存在冲突,官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面临两难选择。
古代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尽可能归自己所有,老百姓能够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改善自己的生活。这就需要朝廷尽可能少征收一些,拿走的不要太多。这时候,官员就遇到困难。按照君主的利益,应该尽可能向老百姓征收赋税,优先满足朝廷使用。而按照老百姓的意愿,则是尽可能少地征收赋税,留下财富让自己日子好过一点。
《论语》记载说,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有若请教,年成不好,国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为什么不用“彻”这个税种呢?哀公说,我征收十分之二的税尚且不够,更何况是十分之一的税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了,国用怎能不足?百姓穷苦不堪,国用还能有保障吗?这里的“彻”,是春秋时期的一种税种,税率为十分之一。这里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不要向老百姓横征暴敛,老百姓有了,国家自然就有了。而如果横征暴敛,老百姓没有了,国家自然也不可能有。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是懂的,但是实际工作中的官员可能只追求眼前短期利益,不会长远考虑问题,在忠君爱民之间,选择牺牲民众的利益,最终实际上也无益于君主的利益。地方官员要处理这个两难选择,需要高度技巧。
管子曰:“政之所存,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是宰相,是制定大政方针的人。制定大政方针要顺民心而不要逆民心,考虑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这就是今天常说的顶层设计。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国家的大政方针顺应了民心,那么,像州县官这类具体执行政策的人,就不会遇到那么多的二难选择了。如果顶层设计上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执行政策的人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矛盾。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中华猕猴桃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
分布:陇南、天水
简介:中华猕猴桃,藤本,著名的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果实口感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具有滋补强身等功效,享有“世界珍果”之美称。花期4-5月,果期9-11月。中华猕猴桃果实是猕猴桃属中最大的一种,从生产利用情况来说又是本属中经济意义最大的一种。此外,野生中华猕猴桃具有抗寒、抗旱、抗病菌等优点,是猕猴桃改良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全株均可药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驱风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