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主体责任推动专项治理
来源: | 日期:2019-12-23 08:20:40
广西百色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压实主体责任推动专项治理
隆林各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少数民族村寨中走访贫困群众,摸排问题线索。
本期看点
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纪委监委抓住基层党委纪委落实“两个责任”不严不实、职责部门履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监督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将专项治理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开展“五个紧盯”行动,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以点带面推动专项治理;开展“清风入户”行动,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基层察访,监督“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难题一道道解、顽疾一个个治,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赵桂玲没想到,自己能领到十年前被违规收取的费用。回忆起前不久从市纪委领导手中接过款项的那一幕,她依然觉得像是刚刚发生的事。
赵桂玲是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陶化村那利屯村民。2009年8月,那利屯23户村民申请获得了危房改造补助金,时任村支书兰某却以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为由,向他们违规收取17.95万元。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百色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下访、深入挖掘发现了这一问题线索,很快立案查处了违纪违法人员,清退了违纪款。
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化专项治理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有关要求,百色市纪委监委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找准基层党委纪委落实“两个责任”不严不实、职责部门履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监督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难题一道道解、顽疾一个个治,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看点1 自上而下压实主体责任
结合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部署及推行的“抓系统、系统抓”工作方法,把专项治理上升为各级党委“一把手工程”,压实主体责任。
2018年4月,自治区纪委就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下发通知,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4月11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百色市委书记彭晓春在德保县城关镇调研、检查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时发现,“等米下锅”问题比较突出。
“米”是指问题线索。一些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单兵突进,效果不理想,坐等有问题线索移交过来。一些扶贫责任单位对专项治理作壁上观,没有问题线索移交,专项治理就“揭不开锅”。彭晓春一针见血:“问题根子就在主体责任没有压紧压实。”
自治区纪委监委针对这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探索推广“抓系统、系统抓”工作法,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抓系统”,监督各级党委、扶贫责任部门履行好职责;另一方面通过各级党委、扶贫责任部门履责“系统抓”,监管好扶贫资金项目,推动专项治理。
结合自治区纪委监委部署,百色市把专项治理上升为各级党委“一把手工程”,压实主体责任。
市委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出台有关工作方案和“抓系统、系统抓”具体措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把落实情况纳入政治建设专项监督检查内容。
市委书记带头开展专题调研,去年以来作出批示指示12次。市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察民情、找问题。根据调研情况,市委、市政府约谈扶贫责任部门负责人853人次。
市纪委监委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督促各级党组织扛起主体责任、责任部门扛起监管责任。今年以来,约谈市直部门分管领导285人次,集体约谈问题线索“零移送”的部门,查处落实责任不力问题226件……
责任压实了,责任心就彰显出来了。
德保县纪委监委牵头、责任部门联动,全面排查扶贫资金项目。在排查中,县纪委监委根据农村危房改造案件多发的实际,向县住建局发出了监察建议书,督促自查自纠,该局后来共移交问题线索47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何家兴介绍,县纪委监委先后向10个问题多发部门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或监察建议书,督促扶贫责任单位担负起监管责任。
市审计局今年以来与16个部门开展联合审计,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1条,整改问题34个。
全市民政、残联、教育等责任单位建立“高位推动、横向互动、系统齐动”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联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发现扶贫领域3.2万多条数据疑点。
千斤重担大家挑。百色市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两个责任”,构建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纪委监委牵头统筹、扶贫责任部门各负其责、各方同向发力的专项治理大格局。
看点2 “五个紧盯”查找难点痛点堵点
百色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盯“一张惠农卡”“一本病历”“一间住房”“一条扶贫路”“一个水柜”,开展“五个紧盯”行动,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解决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以点带面推动专项治理。
“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喝啦!”前不久,靖西市异地安置小区德爱小区居民奔走相告。
2018年1月,部分异地安置贫困户搬进德爱小区,碰到了新问题:小区供水压力不足,二楼以上住户经常停水。居民王安文说:“在村里很穷,但喝水没问题。到了城里,反倒没水喝了!”
市纪委监委今年10月得知这一问题后,监督水务部门为小区安装了压力泵,居民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一些基层党组织、责任部门扑下身子却没找准“路子”,开展专项治理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得要领。对此,百色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盯“一张惠农卡”“一本病历”“一间住房”“一条扶贫路”“一个水柜”,开展“五个紧盯”行动,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查找和解决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以点带面推动专项治理。
“银行打电话给我,说我拖欠扶贫贷款利息。”今年初以来,那坡县德隆乡贫困户梁善录心里一直堵得慌。他说,那家银行的信贷员杨某之前说贷款没批下来,那怎么还产生了贷款利息呢?
县纪委监委根据他的反映排查发现,杨某利用贫困户文化程度低、警惕性低等特点,通过向他们索要银行卡和密码等手段,共侵占19户贫困户贷款103万元。
紧盯“一张惠农卡”,县纪委监委又联合金融部门,严查全县侵占扶贫贷款问题。
以“五个紧盯”为抓手,百色市纪委监委推动专项治理深入开展——
围绕“一张惠农卡”整治,就财政、教育等部门督查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再监督”;
围绕“一本病历”整治,对卫健系统督查医疗扶贫项目、医疗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再监督”;
围绕“一间住房”整治,就住建部门督查危改项目审批、资金管理使用、干部履职尽责等进行“再监督”;
围绕“一条扶贫路”整治,就交通运输部门督查扶贫道路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管理及招投标等进行“再监督”;
围绕“一个水柜”整治,就水利系统督查农村饮水等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及招投标等进行“再监督”。
“五个紧盯”,贵在精准。百色市纪委监委扭住“五个紧盯”发现问题910个,立案743件,以强化系统整治全面推动专项治理。今年1—10月,全市受理扶贫领域线索排查1232件,立案97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25人,组织调整或处理433人。
看点3 上山进寨用双脚丈量民情
纪检监察干部转变作风,到大山去、到村寨去,起底问题线索。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落实落细监督,推动各级各单位深化专项治理。
百色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到2018年底还有19.46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大石山区。由于多数贫困村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监督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较为突出。
平果县就发生过一起这样的问题。由于县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宣传、监督不到位,新安镇生坡屯饮水工程建设时,本应包工包料的施工方以“大家都要参加”为由欺骗村民投工投劳却不给任何报酬。
“到大山去,到村寨去!”百色市纪委监委开展“清风入户”行动,要求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进山进村进户,用双脚丈量民情,起底问题线索,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落实落细监督,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各级各单位深化专项治理。
“这都能让纪委发现……”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各烟村村干部盘某懊悔不已。2017年,他以帮助申请危改项目为名借用了贫困户梁某的身份证,在梁某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低保。从台账上看,梁某符合低保条件,补助金也按时发放,但梁某长期在外务工,补助金是否“落袋为安”?
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清风入户”行动中多次翻山越岭,兜兜转转终于联系上梁某。梁某惊讶了:“从没见过低保补助金啊!”
原来,盘某暗度陈仓,“代领”了贫困户的低保补助。县纪委严肃查处了盘某及相关责任人,并把低保补助退还给梁某。梁某激动地说:“纪委做事真细致!”
隆林各族自治县在者保乡中棒村修建了20个水池,“饮水难”问题看起来解决了。但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贫困户家中发现,水缸空空如也。一问,抽水机没有电,无法从水池抽水。
县纪委监委倒查追责,督促有关部门整改。不到一个月,村民喝上水了。深山里,响起了村民动情的山歌:“水管修到家门口,只流空气不流水;纪检干部来了村,解了群众喝水忧。”
“清风入户”行动抓作风转作风、扬清风送春风。今年以来,百色市120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8万多人次,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215条,助推专项治理工作形成新局面。
“观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王列强
开展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百色市将专项治理列为“一把手工程”,压紧压实了主体责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与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通过“五个紧盯”及“清风入户”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有效拓展了专项治理成果。
■田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潘永春
针对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和隐秘性,压实主体责任是解决“等米下锅”难题、推动专项治理的路径。将专项治理列为“一把手工程”,通过“抓系统、系统抓”,责任下压,扎扎实实推进专项治理。“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监督首要职责,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担当作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 陆义敏
加强纪律监督和监察监督,是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保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百色市纪委监委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入挖掘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抓具体、抓深入,转变作风,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扎扎实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不仅能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还能稳步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有效构筑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贝为超 李明鲜 通讯员 雷永茂)
下一篇:护航大国工程丨钢铁长龙沿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