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干部带头践行文明祭扫树新风
来源: | 日期:2022-04-06 09:25:19
“孩子,清明能回来给你外公外婆扫墓吗?”同往年一样,白银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室主任曾著丽近日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妈,我心里也放不下外公外婆,但疫情还没过去,回家祭扫有风险。”曾著丽耐心地向母亲解释。外祖父母在世时,非常疼爱她,彼此感情很深。每年清明节,她都会赶回家乡景泰县扫墓,但今年不同以往。
为减少清明期间祭扫人员流动和聚集,白银市号召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弘扬孝亲感恩、厚养薄祭的传统文化。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曾著丽觉得自己更应以身作则。她试着向母亲建议:“不如我们以网上祭扫和书写寄语的方式,同样可以寄托对外祖父母的哀思,好不好?”
为了打消母亲的顾虑,她详细地向母亲介绍用“云祭扫”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是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文明体现,是一种清明祭扫新风尚。最终,曾著丽成功说服了家人。
清明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承,在对亲人的追思缅怀中,蕴含的是对传承弘扬优秀家风的期待。派驻市水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冷玉芳和丈夫一起通过家庭追思,共同回忆长辈们的谆谆教诲和为人之德,并为家里放的已故亲人照片献了一束鲜花、鞠了一个躬。她说,“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祭扫形式不能简单复古,而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在于用什么形式祭扫,关键在于是否用‘心’来寄托哀思”。
市纪委监委全体党员干部在紧盯清明节重要时间节点,继续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狠抓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同时,主动做到令行禁止,带头践行“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新风尚,以实际行动引领越来越多的人绿色文明祭扫。
“不去坟前烧纸、磕头、除杂草,总感觉这份孝心没尽到。”市纪委监委工会干事吕向军注视着爷爷奶奶生前的照片坦言,“但这次我选择绿色低碳祭扫,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又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作为老党员,我们不仅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疫情防控和保护生态环境尽一份力。”
“清明节的祭扫不只是在纪念碑前献一束花、鞠几个躬、说些心里话,更在于体悟革命英烈的爱国情操和追思前辈们努力奋斗的峥嵘岁月”。原计划带孩子去会宁红色革命圣地会师园瞻仰革命历史遗存、重温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的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张娟娟,改为在家和孩子一起学习红军长征历史,重温长征中共产党人团结一心、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您都已经给我们煮好了可口的饭菜,别家的小孩都在找爸妈拿钥匙的时候,我们已经吃饱了......”。这是市纪委常委陈启礼在外地读书未能回来的孩子,为已逝亲人诵读莫言《静静的想念》的视频,舒缓的音乐、清脆的诵读声,比起往年扫墓祭祖的肃穆场景更添了几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气息。
……
“树立耳目一新的新风气,党员干部要带好头,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发挥好监督作用,执行好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遵守好各项制度,管好自己和家人亲友,发扬好薄葬厚养的风尚,以文明祭拜的方式追思故人,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马志平表示。(供稿 张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