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改”出新气象 “派”出新成效
来源: | 日期:2022-01-29 10:55:56
“改”出新气象 “派”出新成效
白银市全面完成市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
实行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是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更是党加强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径。白银市纪委监委紧紧扭住“全覆盖”“高质量”两个关键点,坚持审慎稳妥,精心组织谋划,派驻机构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更加有力。
实现全面派驻,延伸派驻监督触角
“要深刻领会派驻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守正笃实......”景泰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派驻(出)机构领导干部集体宣布暨培训会上如是强调,标志着景泰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白银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派驻机构改革决策部署,坚持统筹规划、加强纵向指导,既抓好本级改革任务落实,又统筹县区改革有序进行,确保派驻机构改革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实见效。
“以前开展监督总感觉有死角,设立派出乡镇监察室后,真正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实现了监督全覆盖。”白银区四龙镇纪委书记、区监委派出四龙镇监察室主任曾贤楷说,这是白银市推进乡镇监察体制改革的一幕缩影。
据了解,白银市纪委监委先后调整设置派驻(出)机构19个,重新调整监督范围,机构设置更合理,监督力量更聚合。5个县区纪委监委设置派驻(出)机构43个,合理划分监督单位,优化改进派驻方式,真正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高质量。全面铺开乡镇监察体制改革,78个乡镇(街道)监察室全部挂牌成立,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切实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聚焦队伍建设,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强化监督职能发挥,亦是如此。白银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干部选配作为派驻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坚持标准条件,推动轮岗交流,全力优化结构,市县派驻(出)机构人员全部配备到位。
“在县区派驻机构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把《监察官法》标准条件作为人员配备‘硬杠杠’,督促县区纪委监委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选拔敢监督、会监督、善监督的优秀干部,全面优化年龄、学历和专业机构,坚决杜绝降格以求、照顾安置。”白银市纪委监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白银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做好干部选配“后半篇文章”,将派驻机构干部纳入全员培训“大池子”,聚焦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纪执法能力,持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创新推行以考促学、培训成果交流共享、“全员阅卷”培训等制度机制,全力打造站位高、眼界宽、业务精、能攻坚的派驻机构干部队伍。
注重建章立制,改革效能逐步显现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白银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先导性工程来抓,立足塑“形”铸“魂”,注重有形和有效相统一,针对派驻机构开展政治监督办法不多、日常监督还有盲点、与有关方面关系衔接不畅等问题,经常性召开会议、交流研讨,组织专门力量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具体措施,查短板、补弱项、强基础,助推派驻监督提质增效。
坚持边改革、边总结、边立规,白银市纪委监委探索制度机制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先后制定出台了派驻机构考核、重要情况和工作报告等制度办法,积极探索实践“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驻点监督等工作机制,细化工作规程、完善内控机制,努力提高派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专业水平。
“县区派驻机构改革机构设置、编制核定、人员选配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四梁八柱’已经搭建,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加强配套制度机制建设,切实打通‘内外筋脉’,有效推动派驻监督全覆盖高质量。”会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白银市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向同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部设立派驻机构,赋予监察权,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双重职责,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行监察监督全覆盖。改革后,派驻机构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更加利于有力有效发挥派驻机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