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使命担当监督执纪 用严明纪律保障执行——白银市纪委监委五年工作回眸(二)
来源: | 日期:2021-11-25 08:51:46
白银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698件,处理321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02人,组织处理1810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99批次518件......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态度、是决心,更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监督执纪理念。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的政治担当、职责使命。五年来,白银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始终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于脱贫攻坚和巩固衔接全过程,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放,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各类反馈问题整改,科学精准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坚决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坚持靶向施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2008年至2015年,会宁县大沟镇新坪村伪造4户农户‘一卡通’,违规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危房改造等资金共计75641.15元,其中60106元用于村务支出。新坪村村主任孙养清、党支部原书记齐彦翔、原村主任刘兴海3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结余违纪资金收缴国库。”2019年第四季度,白银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了5起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是党中央赋予纪委监委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纪检监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白银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监督的“放大镜”聚焦到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上,接续开展“大棚房”“一卡通”、人防、金融、教育、食药、科技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始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特别是对向扶贫领域各类资金“伸黑手”的腐败问题和扶贫工作只喊口号不抓落实、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虚假整改的作风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手软。
2018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20件,处理165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25人,组织处理933人,追责问责192人,移送司法机关22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问题99批次398件。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135件,处理39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1人。
同时,为形成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白银市纪委监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受理处置、查办督办、监督检查、结果反馈、通报曝光、问责整改等6项工作机制;制定了《白银市扶贫领域精准监督执纪工作办法》,提出“一聚二盯三查四抓五保”工作方法,构建了有效管用、相互制衡、便于操作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监督监察,为高效有序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提供了制度遵循。
坚持问题导向,高质量监督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我作为当时的分管领导,尽管多次到现场督促检查,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研究解决,也确定了责任单位、责任人,但由于我后期督促不力,还是出现问题,造成了被动局面,对此我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这是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因履行脱贫攻坚职责不到位被追责问责时作出的深刻检查。
高标准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是践行“两个维护”、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的具体实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白银市纪委监委多次组织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及先后两次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深入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保障脱贫攻坚的理念思路和部署安排。市纪委常委会暨监委委务会带头谋划部署脱贫攻坚专项监督工作,自觉做落实政治责任的表率。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主动担负脱贫攻坚监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挂帅、主动作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研究推动重大任务、协调解决重点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用强有力的监督保证脱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在持续发力中不断担当作为。白银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为尺子,通过定期抽查、督导检查、专项检查、明查暗访和内部巡察等多种形式,紧盯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帮扶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不放松,让监督保障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白银市纪委监委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立足岗位职责,采取多种方式查找病灶、分析研判,精准发力、精准监督。强化专门监督,制定印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六盯六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实施方案》,成立“六盯六促”领导小组,统筹纪检监察力量,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共督查县直部门(单位)44个,乡镇(街道)69个,行政村435个,发现问题794个、线索42条。
坚持统筹推进,做实做细巩固衔接过渡期专项监督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开局之年,纪检监察机关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重整行装,担当实干,强化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监督,保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卫健局4项直达资金共计4407.17万元,结算补助已支出1216.08万元,截至目前支出率仅为27.6%;人社局就业补助资金1281万元,截至目前全部未支出.....”白银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靖远县相关单位中央财政直达资金方面的问题现场予以指出并督促整改。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白银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按照省纪委监委“1+1+5”专项监督工作体系要求,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等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重点、明确职责、上下联动,推动和保障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巩固衔接专项监督检查106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18个,发现问题线索20个,发送纪检监察建议书30份,通报曝光典型案例7批次19人。
统筹兼顾、一体推进是科学方法论,也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鲜明特色。在全面推进过渡期专项衔接监督的同时,针对3个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监督工作,白银市纪委监委结合县区实际,及时印发监督工作任务分解台账,从“谈、督、巡、问”“一排二清三查四治”等具体措施入手,以清单式形式梳理监督工作任务19项,明确监督重点、细化监督措施,推动重点帮扶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2021年以来,三个重点帮扶县共组织开展监督检查67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27个,约谈48人次;已办结巩固衔接方面问题线220件,查实85件,查实率为38.6%。(供稿 范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