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丨官员要办实事,不能但求高旷
来源: | 日期:2024-01-12 08:34:53
【每日箴言】
欧阳彬守嘉州,尝曰:“青山绿水中为二千石,做诗饮酒为风月主人。岂不佳哉!”窃谓居烦剧之郡县,簿书民事之烦,日不遑给,安得有闲暇之时,可以登诗坛,入酒国,担风握月,自矜高旷。若舍民事不为,而以此自适,是即尸位之罪。
清•袁守定《图民录》
【深意浅说】
上面所说的欧阳彬,是五代十国前蜀、后蜀时期重要大臣、词人。后蜀时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他当官更看重的是游山玩水、嘲风弄月。所以,袁守定对于他的言行并不赞同,认为在一个事务繁忙的地方当郡县官员,工作十分繁重,哪有闲工夫吟诗作赋、担风握月。如果在任上只顾自己舒适,全然不管行政事务,就是尸位素餐了。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入仕途径,其实两条,一条是由文吏入仕,一条是由儒士入仕。文吏是最早的职业行政管理人员,刀笔吏,兢兢业业,掌握司法、文秘、书写、赋税、会计等具体事务性技能。儒士则主要是一些文章爱好者,这些人不大懂得具体行政事务,但对于文章词赋之类有爱好修养。历史上这两种来源的官员,行事风格大不相同。总的来说,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文吏出身的官员从事的是基础性的管理工作,而儒士出身的则从事的是更为高级的领导工作。
因此,在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儒士出身的官员,追求清高,不耐俗事。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身于门阀士族的高官们,担任的是清要之官。所谓清要,实际上就是官位高、待遇好,有钱有闲,没有杂七杂八的具体事务。这类官员不是纵情山水、歌咏人生,就是吟诗作赋、品酒谈玄,决不会过问具体的户口钱粮审案断案的俗事。欧阳彬已经是五代时期的官员了,仍然认为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做一个刺史,能吟诗作赋就很好了。
历史上著名的官箴中强调的“清慎勤”的“清”,主要意思是清廉,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也有清高、清要、清闲、清谈,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它的反面不是贪,而是俗或浊。这种“清”,与“清慎勤”所要求的“勤”是完全相反的。一个追求清高闲雅,无所事事只会清谈的官员,根本就不可能勤奋;一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官员,根本就不可能清闲雅致。
实事求是地说,古代基层政府,事情还是非常多的,一个称职的官员是十分繁忙辛苦的。尤其古代州县的官员,人数很少,有编制的只是区区个位数。有些小县衙,只有县长,连副县长都没有。所以有人说古代州县衙门是典型的“一人政府”。一个州县长官必然要处理各种琐碎事务。首先需要维护地方治安,州县长官首先是地方的公安局长。其次,各种诉讼案件需要审理,州县长官也是当地的法院院长。第三,要向老百姓征税派役,州县长官得是一个税务局长。征税是地方官员最重要的工作,皇帝把官员委派到地方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老百姓应该交纳的赋税征收上来。
州县官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谈玄论诗?如果扔下这些俗事不处理,那当然是尸位素餐、不务正业,对不起俸禄无疑了。所以,一个合格的官员,可能就是一个不善风月、私生活刻板无趣的人。既要为官,就得接受忙碌、奉献和担当。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厚朴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
分布:陇南、天水
简介:厚朴,落叶乔木,我国特有的著名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是研究东亚和北美植物区系以及木兰科植物起源、发育、进化不可缺少的珍贵材料。花期4-5月,果期8-10月。其叶大荫浓,花大美丽,色彩鲜艳,香味浓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干燥树皮、根皮及枝皮入药,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
寓意:纯洁高尚、表里如一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