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滉:衣服被褥十年才更换一次
来源: | 日期:2023-08-25 08:36:04
韩滉(huàng),字太冲,唐朝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历任给事中、尚书右丞、户部侍郎、检校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封爵郑国公。
韩滉年少时便特立独行,不喜名利,不慕权贵,只爱学习。他的父亲韩休曾在唐玄宗时期任宰相,为人方正刚直。韩滉以门荫入仕,他性格严厉刚直,善于处理政事,任职期间的案卷详尽细致,连续升任为给事中、尚书右丞,接连主管兵部和吏部选才授官的事务,后转任户部侍郎,管理财政。
自唐肃宗以来,由于经历安史之乱,各地征收赋税没有制度,国库出入物资也没有章法,导致国家财产常常被隐瞒侵吞。韩滉上任后,制定赋税收支的法规,他清廉勤勉,详细登记各项财政收支,严格管理,加上连年丰收,边境无患,国库渐渐充实。
唐德宗即位后,有人说韩滉搜刮民财,因此被贬出京任晋州刺史。不久改任浙江东、西观察使,后来又任镇海军节度使。所到之处,韩滉都安抚百姓,平均租税,辖境之内清平安定。
史书还记载,韩滉在地方任职时,有贼人聚集,这些人喜欢吃牛肉喝酒,“非牛酒不啸结”,因此他下令不得宰牛,以杜绝贼人的图谋。
公元783年,泾原兵变,唐德宗出逃至奉天,韩滉派兵驻防河南。他封锁关口,禁止牛马等出入,又修建石头城,开凿水井,休整馆舍,加固城防,既为德宗南渡长江做准备,也是强化自身守卫。
战火四起,物资匮乏。韩滉多次输送粮食、衣帛救济朝廷。他通过水路运输,所有物资装备都亲自记录,安排周全。他给每条船上配备5名弓弩手,如遇盗贼,便敲击船舷,互通警报,使得物资顺利送达。
公元784年,李晟等人收复长安,叛乱平定。此时,却有人向皇帝进谗言,说韩滉修备石头城,是暗怀异志,使得德宗对韩滉有所怀疑。
宰相李泌为他争辩:“韩滉忠诚清廉,自从皇上离京在外,不断贡献钱粮。平定叛乱,韩滉立有大功。而且他镇抚江东十五州,使得盗贼绝迹。至于整修石头城,也是为迎接护卫圣驾做准备而已。”唐德宗这才明白,打消了疑虑。
公元785年,皇帝下诏加封韩滉为检校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爵郑国公。第二年春,徙封韩滉为晋国公。
韩滉虽为宰相之子,后来又身居高位,但他始终勤俭朴素,衣服被褥十年才更换一次,住的房子只能勉强遮蔽风雨。他家门前按制度应当列戟作为仪仗,但因为是父亲在世时的宅门,韩滉不忍心毁坏,便不列戟。他的弟弟见家中过于简陋,便擅自修建了廊宇。韩滉知道后立即命人拆除,说房子损坏修葺一下就行,怎能这样大兴土木,败坏廉洁的家风呢?他从不置私产,从步入仕途直到官拜宰相,只骑过五匹马,每一匹都是老死在槽下。
韩滉还擅长诗文书画,所作《五牛图》,被元代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
◼ 公正忠诚,清廉节俭,衣服被褥十年一换,韩滉有晏子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