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私下接受请托的崔玄暐
来源: | 日期:2023-08-02 14:23:42
崔玄暐(wěi),本名崔晔,唐朝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武则天时官至凤阁侍郎,位列宰相。中宗时任中书令,封博陵郡公。
崔玄暐年轻时不但很有学识,而且品行特好,深受叔父秘书监崔行功器重。龙朔年间,崔玄暐参加明经科考试中举,补任库部员外郎。
崔玄暐的母亲卢氏十分贤惠。早在崔玄暐少年时,母亲便谆谆告诫他:要刻苦读书,增长才干;要友爱弟弟,做好表率。崔玄暐科考中举,初入仕途,卢氏提醒儿子:“子孙做了官,家里还和以前那样安于贫困,穿衣吃饭都能务求简朴,这是好事。反之,如果穿轻裘,骑骏马,金满箧,玉满箱,则是坏事。为人父母的,如果只是看钱眼开,见物心喜,而不去追问儿子孝敬自己的财物是怎样得来的,那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卢氏还说:“儿子能孝敬父母,本是好事,但倘若那些财物来路不正,又与盗贼有什么差别?你若不能忠正清廉,就难以立足于天地之间,必将受到世人唾骂,你应该理解我的苦心,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啊!”
卢氏去世后,崔玄暐十分哀痛,他谨遵母命,虽官职屡次升迁,直至位列宰相,都始终秉公行事,从不私下接受官员请托,让不少为官者忌惮。
公元701年,崔玄暐越级升任天官侍郎,主抓官员评定升迁。由于他刚正不阿,遭到很多人忌恨和排挤,被调任文昌左丞。一个多月后,武则天召他前来说:“自你调任以后,朝廷选拔不出清廉正直的人才。而且新任官吏纷纷大摆宴席庆贺,这会放纵他们的贪欲。所以现在我让你官复原职,好刹住这种贪婪之风。”于是重新任命崔玄暐为天官侍郎。
当时来俊臣、周兴等一班酷吏诬陷忠良,打击不肯附和的文武官员,被诬陷而被没收家产的官员达数百人。崔玄暐坚持陈述他们的冤屈,使得武则天逐渐醒悟,使他们得以赦免。武则天末年,宋璟弹劾张昌宗图谋不轨,崔玄暐也多次进言,武则天才令法司审理张昌宗等人的罪行。崔玄暐的弟弟崔昇当时任司刑少卿,也请求判他们死刑。他们兄弟没有忘记母亲的嘱托,都坚守正道。
崔玄暐年少时善于诗赋,晚年却认为这不是自己专长,就不再写诗赋,而是一心一意读经书,著述自己的看法。他所撰写的书有《行己要范》十卷,《友义传》十卷,《义士传》十五卷,训注《文馆辞策》二十卷,流行于世。
◼ 崔玄暐耿介自律,为官清正,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可以说与母亲卢氏的谆谆教导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