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觊为什么拒绝弟弟送的米
来源: | 日期:2023-05-09 08:32:12
孔觊(jì),字思远,南朝刘宋时期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历任御史中丞、江夏内史、司徒左长史、右军长史等职。
孔觊在年少时就正直有气节,以明辨是非、伸张正义为己任,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孔觊有些口吃,但是特别勤奋,喜欢读书,才华横溢。他率真自然,不矫揉造作,平时使用物品,不会因其是珍玩宝物就有所顾虑,也不会因其粗劣而轻易更换。孔觊很早就名声远扬,先后担任过御史中丞、江夏内史。当时吴郡的顾觊之也崇尚俭约朴素,衣服器物都刻意挑选那些简陋的。那时人们谈论起清廉俭约,首先会想到这二人。
孔觊的弟弟孔道存、堂弟孔徽,都有产业经营,非常富有。两位弟弟请假回家,孔觊来到江边迎接,看到他们带着十多船货物,都是绵绢纸张坐席之类。孔觊先是假装高兴地说:“我近来贫困拮据,很需要这些东西。”然后吩咐把货物全部卸下船,堆放在岸边,既而沉下脸,严肃地对两位弟弟说:“你们既已身为士大夫,怎么还当起了商人呢?”孔觊一点都没考虑两个弟弟的感受,果决地命人把货物烧毁,直到烧光后才离去。
孔觊后来担任司徒左长史,弟弟孔道存代孔觊为江夏内史。当时东部地区大旱,京城米贵,一斗米卖到近百钱。孔道存担心哥哥灾年受苦,就派遣一名吏员用船载着五百斛大米给哥哥送去。孔觊见了,不仅没有心生感激,反而呵斥道:“江夏是穷困之地,我曾在那里为官三年,离任时连路途上吃的粮食也没有。道存到那儿任职没多长时间,从哪儿弄到这么多米,这其中是否有贪渎之嫌?这些粮食我是不会要的!”孔觊说罢就要求吏员将米送回,一颗也不留。吏员感到十分为难,向他请求说:“自古以来没有载着米逆水行船的,况且现在京城物价飞涨,如果您不要的话,不如在这里将米卖给别人,也很划算啊。”孔觊听了更加生气,坚决拒绝。吏员没有办法,只好将那些米原封不动运了回去。
孔觊性情简傲刚直,不愿曲意奉迎那些身居高位和邀宠得势的人,所以权贵幸臣们对他又惧怕又痛恨。他为官一生,从不置家蓄产,所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经常就断顿了,至于家里的财务状况,他从来没在意过。但是对于公务,孔觊却极为认真严苛,下属官员都很畏惧他。
◼ 孔觊作为兄长,不仅洁身自律,而且对弟弟做出严肃而恰当的提醒与告诫,闪烁着“不受”的廉洁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