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爱才的西晋名臣张华
来源: | 日期:2023-04-11 14:36:09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
张华年少丧父,家庭贫困,靠帮别人放羊为生。他的学识渊博,文笔优美,聪慧多才,就连谶纬方技之书都细细读过。张华年轻时就注意修养身心,言行谨慎,言谈举止合乎礼度。最初他没有名气,写了一篇《鹪鹩赋》来自我寄托,抒发政治观点,被名士阮籍大为赞赏,从此名声渐渐大起来。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授予张华黄门侍郎职位,封爵关内侯。张华记性特别好,见多识广,四海之内的情况全在掌握之中。武帝向他询问汉代的宫室制度,以及建章宫千门万户的具体布局,张华对答如流,旁听的人都忘记了疲倦。他还随手在地上把建章宫布局画成图,左右的人都被深深折服了。几年后,张华被任命为中书令,后又加散骑常侍头衔。
当初,武帝和羊祜商议讨伐东吴,群臣大多数认为不可行,只有张华赞同并促成这一大计。等到吴国灭亡,皇帝下诏晋封张华为广武县侯,赐绢一万匹。张华名重一时,有位登三公的声望。
后来,张华受人嫉恨陷害,被外调出任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在任内,张华抚慰纳降新旧百姓,各族民众归附,东夷马韩等历代未曾归附的二十多个国家,都纷纷派遣使者朝贡。远方少数民族归顺臣服,国境安宁无事。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任命张华为太子少傅。当时楚王司马玮受密诏诛杀了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等人,内外兵乱扰动,朝廷极为恐慌。张华建议惠帝可以派遣特使持幡命令外军解除围困,事件就可以平息。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司马玮果然兵败被诛。张华因为倡议谋略有功,被授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张华于是尽忠辅佐,弥补朝政缺失。几年后,朝廷论列张华前前后后的忠诚功勋,晋封他为壮武郡公。张华辞让了十多次,惠帝下诏敦促开导才接受。几年后,张华任司空,兼任著作郎。
张华的人品和才华众人钦佩。当初,江南名士陆机兄弟十分高傲,自认为是东吴的名族,刚到洛阳时,瞧不起中原人士。直到见到张华后,陆氏兄弟深感一见如故,钦佩其德高望重的风范,以师长的礼仪相待。
张华爱惜人才,对他们引导奖掖孜孜不倦,即便是贫贱之士,只要有一技之长,有善德善行,张华便赞叹称道,积极推荐,使其得以施展。他非常喜欢书籍,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只有文史书籍堆满几案和箱子。有一次搬家,装载的书籍有三十车之多。秘书监挚虞编定官方书籍,都取资于张华的版本以求校正。
张华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博物志》共10卷,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琐闻杂事等。
◼ 张华博学多识,所著《博物志》,是千古大文章。他和羊祜共同定下伐吴的大计,是晋代第一大功。他爱才荐才,可谓伯乐。
(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