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土的地方就有根,寻根就是找那一方水土
来源: | 日期:2022-02-25 09:37:32
分享
【小识】
《说文解字》:“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其中的两横,一为地之下,一为地之中;一竖,表示生物从土中长出的形象。
甲骨文“土”字,只有一横一竖。 一横不是很平;一竖也不是很直,而且最初时候,那一竖只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方块 ,有空心的,也有实心的,再后来,那个小方块逐渐向纵向发展,最终变成并不是很直的一竖。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想:那一笔不是很平的横,代表的正是高低不平的地;那一笔不是很直的竖,代表的正是大小不一的土块。结合起来,不就是土地吗?所以,有专家说,“土”本“地”之初文,后世才一分为二,以土为地上之土,以地为土下之地。
土地是单调的,但可以生长万物;土地之色是单调的,但万物之色五彩斑斓。土地是朴素的,所以我们对土的感情是朴素的;土地是深厚的,所以我们对土地的感厚是深沉的。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里的“小人”,非指无德之人,老百姓之谓也。土者,乡土也,故乡之土地也。所谓“怀土”,就是对故土的怀念,就是浓浓的乡愁。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九江春望》,其中有云“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还写过一首《吾土》,其中有云“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白居易自称“天下沦落人”,他已经把“土”完全精神化了,从安身之地,升华成了安心之处。
农民自称是“土里刨食”的,谁又何尝不是“以土为生”的呢?“生于斯长于斯”者自称是土生土长的,“一方人”又何尝不是一方水土养育的呢?
有土的地方就有根,寻根就是找那一方水土。
草木,生于泥土,最终化为泥土,就是一种寻根的方式!(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