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饭不忘天下事
来源: | 日期:2021-12-09 09:43:36
分享
【楹联】
今试思世变何如哉,横流沧海,频起大风波,河山带砺是谁家,愿诸生尝胆卧薪,每饭不忘天下事;
士多为境遇所累耳,咬得菜根,才算奇男子,将相王侯宁有种,看前哲断齑画粥,读书全靠秀才时。
——清•吴熙撰(见《绮霞江馆联语偶存》)
【小识】
清末湘潭人吴熙,曾游历数省,深知晚清积弊,晚年开坛讲学,以济世育人为己任。某次,他为学生饭厅写下此联,乃是时事艰危、“横流沧海”之时,提醒学生认清局势,已经到了大好河山到底会沦为谁家的危亡时刻。他希望学子们卧薪尝胆,效仿古人咬定菜根,断齑画粥,勤学苦读,切不可混沌终了。即便每次吃饭,都不能忘了天下大事,更不怕身处逆境,要争做那自立图强的“奇男子”。
从明代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吴熙的“每饭不忘天下事”,再到后来徐特立同志赠青年人的“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引导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是千百年来持之以恒的要义。
上世纪二十年代,湖南反日斗争蓬勃开展,青年学子熊亨瀚不遗余力地宣传革命思想,鼓励爱国学生投入反帝运动。为鼓励弟弟投身革命,他撰写一联相赠:“读书岂是抬身价;学剑须当振国魂。”这是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崇高认识。1928年,年仅三十四岁的熊亨瀚英勇就义,正如他诗句所言,“碧血已教天地老,敢抛热血洗乾坤。”(嘉南)
(书法作品由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提供 作者 曹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