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案】民利不可争 红线不可碰
来源: | 日期:2016-09-07 09:05:00
民利不可争 红线不可碰
人们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沙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张银民却因为“先得”,最近受了纪律处分。
2015年7月15日,武威市凉州区纪委接到群众匿名网络举报:发放镇沙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张银民贪污群众迁坟补偿款8000元,在发放经济林财政补助资金中,把道路、水渠、地埂等公共面积补助款据为己有,请求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查处。凉州区纪委立即组成调查组。
经过调查,张银民的违纪行为一一浮出水面。2011年11月,中国联通武威分公司在发放镇沙子沟村四组修建通信及配套机房等设施时,占用张银民平整的国有荒滩地250平方米,同时,协调村民张某等3户将邻近通信塔的祖坟进行迁移,联通公司向张银民支付用地补偿和村民迁坟补偿款共计20000元,其中,应向村民张某等3户支付迁坟补偿款8000元,张银民在收到20000元补偿款后,却以张某等人未迁坟为由,将8000元迁坟补偿款私自截留。2013年底,在申报经济林财政补助资金时,张银民将该村四组经济林地块内道路、水渠、地埂等所占20亩公摊面积补偿款5000元申报拨付在村民张某名下,之后,张银民将该款收回个人保管。2014年6月,张银民为解决沙子沟村四组在建设日光温室示范点过程中产生的铲车费、青苗补偿款及机耕费等费用6200元,以5户村民名义虚报冬春生活救助金6500元。
在组织调查时,张银民才幡然悔悟,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我真后悔,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本该一心为民谋利,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可自己却利欲熏心,把群众的钱往自己兜里装,如果不是纪委及时查处,我不知道将来还会犯什么更大的错误。”在凉州区发放镇党委依纪给予张银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他将截留的迁坟补偿款发放村民,经济林补助款退还四组,虚报的冬春生活救助金结余款上缴财政。
【执纪者说】
这是一起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利用近水楼台,设法谋取私利,就会触碰纪律红线,最终受到纪律处分。党的纪律和规矩就是一条红线,任何党员干部在遵守党规党纪上都不能含糊,不能例外。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时时提醒自己:民利不可争,党纪需牢记。(武威市纪委供稿 编辑 杨恒 王彬)
下一篇:片区协作提升基层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