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文:加快全市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
来源: | 日期:2015-02-27 09:16:18
聚焦主业 推进三转
加快全市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 张守文
2014年,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的要求,积极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在厘清“两个责任”、创新派出(驻)机构管理模式、推进“三转”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相互映衬,种好各自“责任田”。市委和市纪委主动适应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印发了《中共白银市委落实党委(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办法》和《中共白银市委落实纪委(纪检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的意见》,明确了“755”主体责任和“662”监督责任体系。市委、市纪委通过会议培训、逐级约谈、集中宣讲、深入检查、责任追究等途径,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自觉承担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全市党风政风出现明显好转。
重点派驻与综合派出相互结合,实现监督“全覆盖”。按照纪委书记(纪工委书记)不收归、政法专项编制纪检组长不收归、事业单位纪检组长不收归、企业纪检组长不收归的原则,白银市将市政府办、市发改委等26个市直部门属于行政编制的纪检组长统一收归市纪委实行派驻管理。收归后派驻纪检组长的人员编制、行政关系、工资关系以及津(补)贴、住房、医疗、退休、公积金、奖励、办公经费等事项纳入市纪委统一管理和保障;派驻纪检组长的党组织关系仍保留在驻在部门不变;驻在部门负责派驻纪检组长的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及相关培训等事项。收归后派驻纪检组长担任驻在部门党组成员,不参与驻在部门的业务分工,但必须参加驻在部门研究重要事项的会议。派驻纪检组实现了监督模式由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的转变。同时,在坚持不超职数、不超规格,类型相近、整合力量,垂直管理、增强权威,突出重点、加快“三转”原则的基础上,市纪委设立了四个派出纪工委,实现了对全市70个市直部门单位的全覆盖。
立行立改和转变职能相互促进,强化震慑“零容忍”。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过去工作上存在的发散有余、聚焦不足、职能泛化、效果打折等问题,积极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全市增设纪检监察室6个,执纪监督和查办案件力量得到了加强。大幅清理议事协调机构,通过3轮清理,市纪委牵头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减少到12个,缩减比例达83.3%;每个县区平均减少到10个,缩减89.3%。明文规定各级党委和部门党组对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进行调整,不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以外的其他业务工作。认真落实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建立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县区和市直部门制度、纪检监察室分片联系案件查办工作制度,加强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实行履职报告制度、述职述廉述作风制度,组织县区纪委书记和市直部门(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向市纪委常委会述职述廉述作风,接受考核和测评。健全办案机制,制定出台重要案件线索管理暂行办法、办案人才库管理办法、办案工作以干代训办法和受处分人员回访办法等制度,定期召开案件线索集体排查会议,分析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情况,形成了全员参与办案的机制。2014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群众信访举报634件(次),增长37.2%;初核422件,增长178%;立案157件,增长86.9%;结案13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5人,其中县处级干部6人,乡科级干部78人,分别增长50%和85.7%,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88.67万元。
上一篇:赵鹏程:转变才能适应
下一篇: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