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生:领导干部 综合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培训班” 学习体会
来源: | 日期:2014-12-02 09:09:24
修身养性 学思践悟
白银市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培训班” 学习体会
市纪委常委、秘书长 胡朝生
11月10日至14日,参加了复旦大学“白银市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班”学习,虽然时间短,但内容多、信息量大,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受益匪浅。
一、主要特点
1、内容广泛
教学范围涉及新时期的创新思维、传统智慧与管理艺术、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中美关系、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金融政策、新时期执政党群众工作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挑战与智慧、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研究(“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等等。
2、学践结合
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理性与感性共相长。既课堂理论教学,又实地参观考察。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令人感受到了科技产业的威力,又领略了思路意识的超前,也体会了园区文化与品牌建设的重要,使所有受众感悟到责任与压力的紧迫。在上海城市规划馆,既让人感受到国际大都市的大气与震撼,又加深了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3、层级较高
这次培训,既有复旦大学的资深教授,又有国内知名专家,既有浦东党校的理论教员,又有发达地区招商引资行家。教学中既深入浅出,又旁征博引,寓熏陶、启迪、提高于一体,入脑入心、效果很好。
二、主要启示
这次培训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学习力、理解力、执行力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意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政策解读与结合实际的能力,掌握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总结经验与实践创新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持续培育和经常性的提升显得极为重要。
1、学习为渡河之舟
通过知名教授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对学习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可以说学习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工具,是做人之所备,是从事之所要。对于每一位已经处于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不仅要强化学习,更应强化学习力的培养。学习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也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言,“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当今,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具备多少知识、一个单位无论它现在具备多少人才,都不能成为这个人或这个单位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当其赋予"学习力"之后,才能焕发出不竭的动力和青春。这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一些人、一些单位、一些企业过去平平,但后来表现出强劲的发展能力和势头的原因。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力能赋予人和人类社会以强大的创造力、生命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最本质的竞争力。如何提高学习力呢?简单地讲就是要把握并实现三个转变:首先要有学习的意愿。实现由培养自己的学习愿望到形成强烈的学习欲望的转变;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由被动学到主动学过程的转变。要由为生存和提高生存质量而学,转变到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学,到最终树立起为不断完善自我而学的思想;第三要不断思考、总结、提高学习的方法。实现由指导学、痛苦学到创新学、快乐学的过程的转变。掌握学习力知识,提高学习力,才能有力地推动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工作。
2、思考为登山之梯
通过对“新时期创新思维”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思考的关键、创新的重要。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要求:领导干部“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机关干部阅历丰富,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有的对学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深入,欠思考,忙碌于会议、活动、应酬。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在问题面前,人们往往习惯于凭借自己的经验模式看问题,由于这种思维定势常常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所得结果也自然落入俗套而无创造性。只有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当今世界,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思维创新来推动实践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修身为立业之本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通过对“传统智慧与管理艺术”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学会终生受益”,特别是国学精粹,对于修身养性、历练品行、夯基固本有一定作用。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在当下,我们就要常修为政之德,必须增强“三种意识”,发扬“三种精神”,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弘扬进取精神、服务精神和自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五条标准,赋予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时代内涵。因此,“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应为每一位干部的修身标准。如何成为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一定程度上讲,前者是内因,更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生如屋,信念如柱。要将坚定信念作为首要前提,要将为民服务作为根本使命,要将勤政务实作为一贯作风,要将敢于担当作为可贵品质,要将清正廉洁作为基本要求。每一位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把好干部的“五条标准” 和“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情操。)的要求,自始至终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自觉约束自己,努力提升自己。
4、践行为发展之要
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践行好的群众工作方法,应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义。杨浦区“一线工作法”,就是一个良好典范。“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洽;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核。”她的工作理念为,群众的呼声是工作第一信号,群众的需求是工作第一选择,群众的满意是工作第一标准,群众的困难是工作第一责任。真正实现了“民情直通车、工作助推器、服务责任区、培训主阵地、工作试验田”的目标。学习“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挑战与智慧”,使我们认识到在对待突发事件,非正常事件的处置方式与对待策略。这就是尽量少用或不用管、控、压、罚、堵等传统社会管理手段,重视并尽量多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真正把执政党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造福人民等功能转化为对人民群众从收入、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全面照料,促进社会和谐。
5、担当为工作之基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思想”,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总书记关于责任担当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觉地担当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就要牢记,纪检干部的规范,就是“执纪为民,清廉自守”;纪检干部的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纪检干部的要求,就是忠诚、干净、担当。因此,我们要不断夯实责任担当的思想基础,增强责任担当的能力支撑,培养责任担当的无私襟怀,营造任担当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责任担当的能力素质。
责重山岳,能者当之。面对肩负的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修养,强化实践锻炼,砥砺思想品质,提升能力素质,切实做到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