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少些斤斤计较 多分担当奉献
来源: | 日期:2019-09-03 08:33:50
“最近把我忙坏了,什么工作都得我干,你看某某一天多轻松?”
“这次提拔的名单里怎么没有我,某某都能提拔,我怎么不能?”……
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吃不得亏,锱铢必较,分分钟都在算计“投入”与“产出”,吃亏的事坚决不干,工作比别人多干一些,提拔比别人慢一点,就立马觉得自己吃亏了、受气了,斤斤计较,牢骚满腹,一副组织和单位都对不起他的模样。更有甚者,以工作中吃了一点亏或干了一些成绩为由,跟组织讨价还价,要价不成,便整天双手插在裤兜里,溜岗窜岗、满嘴跑火车,搬弄是非,毫无党性可言。
究其原因,好斤斤计较者,往往不能辩证看待自我,总是从别人那里找原因,不在自己身上找差距,根源在于起点不高、标准不高、境界不高,只能在低层次上找到自我平衡,而不去有更高的追求。从长远看,甘于吃亏者终究不会吃亏,斤斤计较者终会吃大亏。那些一切以自我为圆心,以利益为半径来计算得失的人,在工作中也不可能有一番作为。
我们中国自古就有成人之美、舍己为人的传统,“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曾留下“吃亏是福”的四字名言。
纵观中国历史,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正是这些肯吃亏,有担当,能奉献的人,才不断推动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才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脉络。
东汉时期,有个在朝官吏叫甄宇,为人忠厚,遇事谦让。有一年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一只活羊。由于这批羊有大有小,分配时,负责人犯了愁。大臣们献策:有人主张把羊杀掉,然后均分,有人主张抓阄…….,这时,甄宇说:“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我看大伙儿随便牵只羊走算了。”说完,他率先牵了最瘦小的一只羊回家过年。而后众大臣纷纷效仿,羊只很快分发完毕。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我们党90多年发展历程中,无数甘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奉献的楷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展现出实干担当、乐于吃亏的精神风采。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回到家乡,叔叔埋怨他:“你过去在国民党部队当军长,是有前程的。如今当个共产党,脱下皮靴穿草鞋,天天提心吊胆,你亏不亏?到底图什么?”贺龙坦然地说:“只要革命能成功,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个人吃点亏算什么!”
开国大典上,由于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偏窄、空间有限,而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又较多,因此很难拍摄出完整的场景。为了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完整记录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刻,苏联中央记录电影厂一位叫科雷洛夫的摄影师不得不坐在围墙上,身体往后斜。因为墙很高,掉下去很危险,朱德示意他小心,并且亲自上前说“我来帮你”,然后用手拽住他的脚,以便他能把身体往后倾,来完成拍摄。就这样,毛泽东讲话的场景被记录下来了,而朱德却留在了画面之外。
朱德、贺龙等共产党人的细微举动和话语,显示出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所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更是明确要求:共产党员要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理应“不怕吃亏、学会吃亏、抢着吃亏”,像方志敏一样,不怕吃亏,甘守清贫,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像董存瑞一样,不怕吃亏,为了新中国成立舍身炸碉堡;像雷锋一样,不怕吃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像焦裕禄一样,不怕吃亏,强忍着肝疼带领兰考人民防风治沙;像廖俊波一样,不怕吃亏,敢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骨头……
少则得,洼则盈。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传承这种“肯吃亏、敢担当、能奉献”的精神,少些斤斤计较,多分担当奉献,心甘情愿不怕吃亏,以“当干部就是要吃亏”的精气神干好每一件工作。相信,在我们党的队伍里,甘愿“吃亏”的人会越来越多。
(供稿:朱鹏)
上一篇:评论丨先不骄不躁 继续“赶考”
下一篇:广安观潮丨苹果和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