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丨冯志文:浅议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在筑牢反腐倡廉防线中的作用
来源: | 日期:2022-10-28 09:18:3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在当前党中央带领全党同志大力推进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夺取第二个百年目标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筑牢反腐倡廉防线起到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家庭建设是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注重家庭”是家庭建设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家庭家教家风时,把“注重家庭”放在“三个注重”之首,并鲜明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家庭建设的优良传统,清晰指明了新时代推进家庭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我们党已经胜利的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还有近30年的奋斗时间。注重家庭建设,正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社会基础,培育人才沃土。到建国一百年的时候,当前以及之后出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正在意气风发、生气蓬勃的年龄,他们在幸福家庭的哺育和培养下,会勇敢的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沿着前人创出的道路,具有与生俱来的道路自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是家庭建设是新时代文明社会建设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家庭是国家的根基。“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主张以己推人、由近及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逐渐演进为“民胞物与”的精神自觉与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提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将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的道德自觉,成为了“家国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新时代,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由此可见,在家与国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家是构成国的基本因子,国是维护家的可靠屏障;家庭建设不仅是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深厚基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新时代优秀政治理论教育下组成的家庭,是“家国天下”完美统一的社会细胞。筑牢反腐倡廉防线,正是“齐家治国”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美好家庭的题中之义。
三是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是推进以德树人、依法治国的首要阵地。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是家庭精神内核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可见,家庭在个体进行“社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问题上,起到了基础性甚至决定性作用。而合格公民正是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从现代教育分工来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三个方面。学校教育重在知识传授,社会教育重在面向成人劳动者,而家庭教育则是人最初智慧启蒙和文化开蒙的第一场所,并纵贯人的一生,持续不断地起作用,并在成年进入社会后开花结果。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子女的示范教育,父母的价值观、人生态度、生活习惯等为子女判断是非、分辨对错提供了重要参照。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关系着孩子的前途和未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教育出严以律己、恪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优秀人才,而劣质的家庭教育,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很难树立起正确的“三观”,甚至造就一些负面的成长因子。家庭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首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对人的一生发挥着独特而必要的基石性作用,奠定了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青少年时期不仅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能让他们在人生“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同时,家庭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有相通之处,通过家庭的培育和践行,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生活化、常态化,更容易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发自内心遵守的行为规范。
四是家风建设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家风诞生于家庭,却不局限于家庭,其形成和发展必须始终与社会风潮相适应,又潜移默化塑造着党风,影响着国家治理。家风是塑造党风的重要切口。党员干部的家风影响党风,特别是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其家风家教不仅关系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关系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个单位的党风,是当地政治生态的晴雨表。恶劣家风的形成,往往是领导干部失德失矩,个人言行不仅不能对子女、亲属产生道德规劝与行为约束作用,甚至还会默许、纵容、放任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或影响力从事违法乱纪行为。长此以往,错位扭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就会在家庭、家族成员之间蔓延传播,导致家庭生态恶化,极易对党内政治生态产生侵蚀与污染。综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有“家族腐败”因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迫切需要把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为重要切入口,从源头上正家风促党风,以良好家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筑牢反腐倡廉的万里长城。(景泰县审计局干部 冯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