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丨王美珍:传承优良家风 激扬廉洁清风
来源: | 日期:2022-10-28 09:01:50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家风是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是文化传承的基因。家风关系国家前途,无数个优良的家风,才能汇聚成优良的国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清廉家风是传统好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滋养着几千年来中华道德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
先贤家风,积厚流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留得清名照汗青。张鹏翮,清代著名清官、治河专家、理学名臣,史称“清官”“贤相”,因其“廉能”兼备,被康熙、雍正两代帝王赞誉为“天下廉吏”“一代完人”。康熙三十八年,张鹏翮奉命前往陕西查处川陕总督吴赫等侵蚀挪用百姓钱粮案,拒收礼金,严惩贪污。康熙帝对此很赏识,谕其曰:“鹏翮往陕西,朕留心访察,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清廉不仅是张鹏翮的为官本色,他也常以此教导子孙,告诫他们“务须屏除恶习,力于勤俭”,当官“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律己公廉、执事勤恪”,形成了注重清廉的家风。
数千年来,还有无数像张鹏翮一样的先贤,他们从未停止求索,代代相承地探寻维系家庭、绵延家族的良策。先贤们数千年孜孜不倦的求索,如今正是砥砺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周公旦的《诫伯禽书》、李世民的《诫皇属》、包拯的《包拯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等等,这些优良的家风家训代代薪火相传,形成了强大的正能量,使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
红色家风,大义凛然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这是李大钊清俭一生把自己献给民族解放事业的真实写照。在李大钊之后,其后代也始终坚守并践行先人的优良家风,并不断弘扬光大,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其子李葆华,先后担任过安徽省委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等职务,一生俭朴,廉洁清正,始终信守“最好的家风就是父辈的言传身教”。2021年,李大钊的孙子李宏塔获得“七一勋章”,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李宏塔感慨:“爷爷百年前的梦想,今天已经实现!”他说:“尽管我已退休,但今后依然要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不断传承弘扬下去,尽自己所能,做好我应该做的工作。”
李大钊先生的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家风的缩影。近代以来,百年陆沉、神州悲鸣、山河破碎,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磨难,陷入悲惨的境地。在危机与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担起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厚重的中华家风文化与革命时代大潮生动结合,历经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孕育出可歌可泣的红色家风,成为了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毛泽东同志为亲情规矩立下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教育晚辈要过好的“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并制定了“十条家规”等等。这许许多多的红色家风,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严守纪律、忠贞不渝的政治品格,以及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奋勇前行。
当代家风,忠诚纯正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是“人民的好公仆”。1962年,焦裕禄来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秉承着对党的赤子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厚爱,铆足“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干劲,终于改变了兰考的面貌。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却不允许家人搞一点点“特殊”,当发现儿子不买票看了场“白戏”,他一是严厉批评,二是补票,三是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整顿了官场风气;当发现女儿在工作问题上想去工作轻松又体面的地方,不仅当面批评了她思想跟不上步子、落后,而且在大会上以女儿为反面教材公开批评,教育青年引以为戒。在教育完女儿之后,焦裕禄却主动地挑起女儿卖咸菜的货担沿街叫卖,给女儿示范怎样才能将货物更好地卖出去,从根本上解决了女儿的工作难题和思想问题。任何时候不要向政府要补助、要照顾,不能搞特殊化,这是焦裕禄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子女的嘱托,这些嘱托也成了子女们一生的原则。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几十年来,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深受焦裕禄爱国热忱和廉洁奉献精神感染的维吾尔族青年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从高中时期就坚定了“要以焦裕禄为榜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出力”的理想信念。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下,阿布列林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在更多家庭得到传承和弘扬,万千家庭主动把个人及家人的光和热融入祖国建设的浪潮中,家与国在一个个重要历史瞬间中实现同频共振、同向跃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好家风连着民风、党风和政风,党员领导干部有了好家风、好作风,就能带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千千万万好家庭培育传承好家风,就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推动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家国情怀和一以贯之的家风浸润。家庭向善,国家向上,家风蔚然,国风浩荡。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砥砺前行,每个家庭前进的一小脚步,就必定能叠加成国家前进的一大步,每个家庭创造的价值,就必定能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靖远县委巡察办干部 王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