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白银·阅读周”丨冯钏:晨昏忧乐——读书正当时
来源: | 日期:2022-04-28 09:58:49
晨昏忧乐——读书正当时
这一问缘于近期给他讲钱三强、徐光宪、林巧稚等8位中国科学家故事绘本,他们大都生于20世纪初,青年时代胸怀报国之志,都有在国外求学的经历,却在祖国经历抗战洗礼时选择回到家园,为祖国奉献毕生心血。科学家的精神儿子没有领会多少,却对绘本中关于抗战的情节非常“感冒”,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疫情期间尽我所能给孩子大致讲了中国近代经历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
给孩子讲长征时,对照王树增老师《长征》一书后面的一方面军行军路线画了草图,标注了几个重要的战争地点和地名,在网上找了几个关于长征的短视频让他看以加深印象,也用视频和图片补充我讲解时的语言匮乏。长征故事讲完后孩子各种模仿,猫着腰挽着妹妹走说是过草地,在沙发靠背上侧爬着前进说是爬雪山,还说拖鞋是草鞋,拿水瓶当手榴弹,因此妹妹的水杯成了炮灰,电视都挨了砸。
抗日战争主要给孩子讲了日军侵华的经过,从占领东北讲起,到卢沟桥事件后抗战全面爆发,孩子问抗战的时候我们都出生了没?我们都参加战争了没?日本人打白银了没?我回答没有,他便接着问为什么没有?此时“书到用时方恨少”,历史知识的积累太少了。于是疫情期间孩子不上学,天天在家上演抗战,自己扮中国,爸爸或者妈妈扮日本,玩着玩着梦话说的是:日本人气死我啦!有一天回家竟然发现他在稿纸上画了俩圈,一大一小,歪歪扭扭的写着“大中国”和“小日本”。果然孩子的世界满满都是童真!
给孩子讲解放战争打了三年,孩子问为什么中国人要打中国人,我说是为了夺取政权统一中国,让我们生活的幸福,还讲我们今天的幸福是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主要是提醒儿子要喜欢上学喜欢读书,要爱惜玩具不能破坏。有一次讲的过程中儿子问了一句中国全解放了没,我说还有台湾没有解放,于是儿子说: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去解放台湾!童言无忌,倒是希望他长大了有金戈铁马、戎马一生的梦想。
讲朝鲜战争时,给他讲是毛主席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作战,帮朝鲜人民打美国,儿子问为什么要帮忙?我说要不帮会对中国造成威胁,儿子又问为什么会威胁?我随口说这是战略战术,只是希望他的为什么能少一些,有趣的是他记住了战略战术这个词,写几个数字都说是在写“战略战术”。给孩子看电影《长津湖》中的片断,给他讲毛主席的儿子在美军轰炸中牺牲了,儿子说那毛主席会不会很想念他的儿子,我说是的,小小的儿子竟然哭了……这便是我同理心强,又敏感的“儿砸”。
此时我在卧室写“书香白银·阅读周”感悟,儿子又在串演战争故事,一会儿领着妹妹走长征,还大声念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一会儿妹妹在哭,好像是把哥哥用玩具积本拼的“炸药包”拿着玩了下,让哥哥揍了顿;这会儿外面安静下来了,估计儿子开始写“战略战术”了。
2015年给王书记呈送文件时看他在读《长征》,便借来认认真真读了一遍,果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之后自己网购了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还借着单位为大家购书的机会蹭了套《抗日战争》,但都没有做到通读,躺在书柜吃灰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时光在指缝中溜走,总感觉自己与进步的阶梯渐行渐远,蹉跎岁月中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乘着“学习型机关创建”的东风,捡起“撂荒”多年的书籍从头“阅”起,找寻“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思”的美好体验,在亲子伴读中培养“至乐莫如读书”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走进我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