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在“一难两乱”专项整治中紧盯“四圈” 抓点带面
来源: | 日期:2021-12-14 11:46:32
平川区作为省级城区机动车停放“一难两乱”专项整治工作试点区,区委区政府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有机统一,区纪委监委紧扣《全区机动车停放“一难两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聚焦“一难两乱”问题,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扎实监督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紧盯学校周边“学圈”路段。区内几所学校相互邻近,居民小区、机关单位交错其中,人与车矛盾异常突出,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之一。综合运用“一减一调一增一导一变”办法,解决难题。“一减”,通过优化人行横道,合理减少斑马线,避免了人车交叉;“一调”,改变车辆行车路线,避免居民车辆与家长车辆重叠拥堵,减轻通过压力; “一增”,通过增加3处红绿灯,规范机动车和学生有序通行,缓解了人车混行、互不相让的问题;同时,在学校周边新增停车泊位,方便接送学生车辆停放;“一导”,配合交警疏导,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按照交通标志和信号灯各行其道。“一变”,通过改变平川中学学校大门,由向南开调为向北开,有效分流了车流量和人流量,有效缓解该路段30%的交通压力,车辆违停数下降50%,交通事故率下降30%。
紧盯医院周边“医圈”路段。区内主要两家医院每逢周一或每天早8点至10点,为车辆拥堵高峰期。在综合研判的前提下,对症施治。一是“南入北出”,要求在有条件的医院,增设“两个”出入口,缓解院内停车压力;二是让“位”于民,发掘内部停车泊位资源,鼓励职工绿色出行;三是“限时分流”,加大院内疏导,接送患者车辆即送即走,或限时离开,可有效缓解了医院26%的停车压力,也避免了社会车辆长时间占用停车位的问题。
紧盯大型超市商业街周边“商圈”路段。区内广场周边商铺林立,多栋居民小区环绕紧邻,也是群众反映停车难问题的重点区域之一。一是在商业街周边,科学合理施划停车泊位,清理违规停放“罩衣”“地桩”“地锁”车辆,盘活公共停车资源;二是在不影响交通情况下,允许车辆在规定的时间段临时停靠,最大限度满足周边购物群众停车需求,解决停车位“一位难求”的现状。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单行道;四是摆放交通提示牌,引导车辆就近停车。
紧盯城乡结合部“郊圈”大型机动车停放问题。平川区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有的居民瞄准潜在的商机,购买了大型车辆跑运输,却为无处停放车辆而苦恼,随意停放的机动车不仅影响道路车辆通行,阻碍人们出行,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形象。平川区聚焦城乡结合部大型机动车停放这一城市“顽疾”,专门在城区附近,规划了两处大型停车场,可容纳400至500辆车,目前,现已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一处占地面积40亩,可容纳200余辆的大型停车场,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型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供稿: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