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公布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第二批整治成果
来源: | 日期:2020-01-03 06:54:54
为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门搞整治要求,此前平川区纪委监委公布了第一批专项整治成果。日前,区纪委监委会同区政府办(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区扶贫办、区民政局、区林草局(森林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公布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第二批成果。分别是:
着力整治脱贫摘帽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政策落实不力、工作松劲懈怠问题。2019年中央省市资金投入量4269.5万元,比2018年资金投入量增加26%;2019年区级财政配套资金严格按照当年收入增量15%的比例增列,配套资金2050 万元,资金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整合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驻村帮扶工作队等帮扶主体积极履行帮扶职责,帮扶单位开展政策宣讲177 场次,培训技能4050人次;帮扶干部进村入户57140人次,帮办实事好事 489件,反映民意2564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19件。全面开展全区边缘户、脱贫监测户摸底工作,共摸排出边缘户26户106 人、脱贫监测户15户68人,分别占全区2013年底建档立卡人口的0.57%和0.37%,两类人口共计41户174 人,占比0.94 %;对2014年以来的脱贫人口从基础信息、家庭收入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方面进行“回头看”,并在大数据管理平台上完成标注;对4230户17516名已脱贫建档立卡群众全面开展“回头看”,未发现返贫或错退情形。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营造良好便民办事环境。区政务大厅积极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让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 “只找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在综合受理窗口设置了市场管理、医疗保障、税务服务、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教育卫生、农林水务、环保交通8个分类窗口,受理“受审分离”事项231项。截至目前,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平川子站,累计受理各类政务事项12923件,办结12905件,办结率99.8%。通过开展“三优一满意”、“五好”和“五有”达标活动,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开展文明创建和服务引领活动,在大厅设置党员示范岗、志愿服务岗、雷锋岗等,全面开展优质服务;政务大厅与邮政分公司签订了“证照快递免费送达”协议,邮政业务入驻区政务大厅,所有审批结果和办结证照,均可快递免费送达,将办事取证由“上门取”变为“送上门”。
围绕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解决群众越冬特殊困难。对886户农村低保对象采购燃煤1329吨,使用资金118.4万元;对290名城乡分散特困供养对象集中采购棉衣、棉被等生活必需品96.27万元;对残疾人发放轮椅15个,坐便器3个,床褥床垫3套;下拨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290万元,为受灾群众、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符合临时救助的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或棉被、棉衣、燃煤和大米、面粉、食用油等过冬基本生活物资;使用资金27.351万元为210户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发放气化炉具210套。为821户农村三、四类对象按照每户800元的标准发放冬季取暖燃煤费;为全区22户孤儿按照每户1200元标准发放温暖过冬补助;为城市低保对象2253户按照每户240元的标准发放供暖补贴54.432万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04.54万元;为3260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299.54万元;为2044名贫困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167.904万元。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开展“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行为。共发现非法占用林草地案件9起,其中林草行政案件6起,林草刑事案件3起。排查出无证非法河道采砂侵占毁坏林地资源企业1家,超采矿证范围非法河道采砂侵占毁坏林地资源企业1家,超采矿证范围非法河道采砂侵占毁坏草原资源企业7家。开展了对野生动物经营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出动4台次警车,执法人员28人次,对辖区内动物市场、餐厅、药店等15处区域进行了重点检查,规范了市场秩序。森林公安分局开展了“昆仑”行动,共摸排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15条,开展联合清查整治重点场所20余家,整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高发区域6处,破获非法狩猎案件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人,取保候审3人,查获野生动物死体160只,活体40只,电网一套,探照灯6个,网套3套。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白银市中心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就医环境。牵头筹建的区域远程心电诊断、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五大中心”逐步发挥作用,实现优势医疗资源共享和区域内医学检查诊断同质化的目标,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和多学科协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效、优质、连续、便捷、安全的急诊急救服务。建设中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腹痛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急诊急救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全国防治卒中中心综合300强医院排名64名。紧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签约患病人群建立24小时无缝隙接诊联系,方便本区及周边县区患者随时来院就诊。指导乡、村两级医生对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扎实推进“组团式”健康帮扶,指导帮助基层医院达标建设。
围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大力开展农村村容村貌整治。组织全区28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7个乡镇、61个村(重点是12个贫困村)进行结对,开展文化帮扶和文化服务活动。结合美丽乡村和党建引领奔小康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八个一”工程示范点,已建成省级示范点3个、市级示范点3个、区级示范点7个。共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5个,环境整洁村项目17个(各村配备小型装载机一台、三轮运输车一辆及垃圾池建设),环境整洁村项目在全区61个村实现了全覆盖;以社为单位,每社配备1名卫生保洁员,覆盖率100%。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000座,增设垃圾箱56个,创建清洁村庄20个,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3个,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气池13个。秸杆打捆1.1万余吨,清理垃圾5万余吨,处理尾菜1.3万余吨,沟渠清理301公里、道路清理216公里、拆除残垣断壁12千米,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治理,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上一篇:平川:严管厚爱,打造过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