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督聚合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 | 日期:2016-05-10 08:59:42
平川区村务居务监督委员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延伸监管链条,形成监督合力,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在村级初步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构建起了区、乡、村三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监督体系,实现了纪检监察工作和基层民主监督的无缝对接,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决查处和整治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指明方向勤督促
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边规范。基于对监委会的职责定位,区纪委在无现成模式可循的情况下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一套紧扣现实、管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流程,编印了《阳光平川》系列丛书和《村居务监督工作应知应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等业务指导用书,编制了“三卡三书”等监委会规范工作台账,为监委会实际运行搭建框架。同时,采取先举办专题培训打基础,再组织观摩交流互学习,最后现场检查指导严把关等形式,指导监委会依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推行纪工委和乡镇街道纪委联系指导制度,对监委会工作加强领导、帮助指导,让监委会明确自己的职责,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各乡镇街道纪委对监督工作内容、程序、方式、方法进行全方位指导,手把手帮助监委会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支持监委会积极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监督不越权、尽责不越位。
大力宣传重教育
基层反腐倡廉,既要做、也要说。区纪委大力开辟廉政文化宣传阵地,让廉政文化进村(居),不断拓宽和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将廉政文化说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心里去,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警示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使廉政、廉洁的思想渗透到村(居)文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深化廉政文化“进村、进社区”活动,崇廉尚廉、民主监督氛围日渐浓厚。宝积镇大湾村通过开辟“墙上廉政”、推行典型教育、举办廉政文化演出、文明村民评比等活动,创建新风新貌好乡村、廉洁自律好家庭,塑造特色廉政文化教育,逐步形成“人人思廉、人人践廉”的良好氛围。
尽职守责保落实
明确重点、倾情民生,只为群众更安康。监委会明确监督重点,紧紧围绕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在重点项目、“三资”管理、惠民政策、“一事一议”、廉洁自律等方面监督跟进到位,纠错准确及时。督促村居“两委”严格执行村居务决策和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了村级各项事务的运行科学化、公开透明化,提升了群众获得感。2015年以来,各监委会共向村居“两委”提出意见建议110余条,开展重点监督检查活动180余次,纠正各类问题320多个,协助村居“两委”为群众办实事685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800余起。长征街道周家地社区监委会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平台”,集公开、投诉举报于一体,为更好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共和镇毛卜拉村监委会通过实行民主理财和农村财务“三审一公开”制度,审核纠正不规范票据,保证了村级财务的正常运转。
公开公示确透明
“四务”公开透明化,大伙心里亮堂堂。监委会把公开透明作为监督工作的生命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开制度,在编制党务、村务、财务、监务4类公开目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办事指南、明白卡、明白墙、公开栏、显示屏等载体,对村级事务按季公开,重大事项即时公开,村级财务按月逐笔流水账式公开,并对公开内容、时间、程序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做到了阳光透明。截止目前,已审核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监务公开共2356条。实现了由“公布什么群众看什么”向“群众想看什么就公布什么”的转变。电力路街道向阳社区运用社区QQ群、微信群等,及时公开党务、居务信息,拓展公开渠道,与居民群众实时互动,解疑释惑,让“四务”公开坐上信息化的直通车,直达居民手机,也将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监督履职筑保障
用好纪律的手电筒,照别人也照自己。建立了监委会履职保障、村居“三委”班子勤廉双述、村居干部问责办法、“四公开”等11项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监督台账。各村居普遍实行了半年一次的村居级领导班子勤政廉政“双述”工作制度和考核考评制度,对村居“两委”成员的工作效能、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并将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报酬奖励的依据。监委会除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述职述廉”外,还定期向乡镇街道纪委报告工作,做到了有人监督、有处监督。2013年以来,全区开展组织评议和“述职述廉”活动134次,全区“双述双评”中共有参评群众1160人次,评议干部200余人。
(供稿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