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派驻探头生威发力 培根铸魂弘扬新风
来源: | 日期:2022-10-12 08:54:00
【喜迎党的二十大 忠诚担当扬正气】
派驻探头生威发力 培根铸魂弘扬新风
——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工作综述
久久为功,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市教育系统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巩固。
正本清源:紧盯政治监督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这一高瞻远瞩的论断,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政治监督贯穿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为开创新时代全市教育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统领。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中央和省、市委精神,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能力,积极探索扎根白银大地办教育的发展道路。
——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点。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专责监督、整体推进,全面压实管党治党责任,监督推动层层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督促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组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教育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促、同检查,自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始终把监督执纪作为抓手。紧盯“关键少数”,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纠正个别单位“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性不够、党风廉政建设“无抓手”等问题。聚焦“重要节点”,在元旦、春节、端午节、教师节等关键时刻和重大活动期间,提前及时向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等提醒信息,重申纪律要求。落实“一案双查”,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行为的单位和学校,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时刻树牢红线、底线意识。
培根铸魂:聚焦国之大者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必须坚守的“国之大者”、必须加强的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在学习贯彻上“抓准吃透”。督促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组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学习重点,组织召开全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专题学习会议会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等会议、活动10余次,推动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
——在固本培元上“落实落地”。督促教育部门党组织狠抓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拧紧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总开关”。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每年到联系学校开展调研工作不少于2次,到高校至少讲1次思政课或作1次“形势与政策”报告;成立白银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工作和思政课业务进行统筹管理和指导;成立全市思想政治课学科基地和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1个,重点建设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
——在实践创新上“行稳致远”。督促落实立德树人部署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整合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育人渠道载体,打造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全市教育系统572个基层党组织、8642名党员、2786名思政课教师带领27.6万名大中小幼学生广泛开展和各类实践教育活动近万余场次,实现了育德、育知和育魂相统一。在全市444所中小学中深入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星级校”创建工作,认定白银市2022年中小学德育工作四星级以上学校39所。“全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被省教育厅列为“2021年度市州教育局局长突破项目”。
励精图治:抓实专项整治 直击痛点解民忧暖民心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继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能否持续增加。”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紧盯影响和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短板弱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严抓好教育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聚焦教育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派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市大中小学校学生餐饮保障突出问题和规范办学行为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真正发现一批学生餐饮保障和规范办学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整治,形成震慑,对自查自纠工作不扎实、反映问题不全面,对省市检查问题整改不力、整治工作弄虚作假、不细不实、推诿搪塞、不到位的地区和学校,严肃问责处理。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扩大群众知晓度,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整治成效,提升群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获得感。
——聚焦“廉洁学校”创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领域”开展政治监督谈话,压紧压实教师队伍政治思想和师德师风审核把关责任。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廉洁学校”建设,打造一大批党建引领好、制度建设好、师德师风好、廉洁状况好、文化氛围好的“五好”廉洁学校。坚持市县联动、全面推进,建立“廉洁学校”监测体系,设置教育系统“清廉指数”,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推动创建全省领先的“廉洁学校”白银品牌。
——聚焦重大工程建设加强项目化监督。对市属6所学校100万以上的工程开展项目化监督,对项目安排研究、立项依据、招投标、政府采购、组织实施、资金使用、合同条款变更、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方位、跟踪式、专班化监督。对不经集体研究决定、不按法定程序报批实施、不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擅自更改或简化程序的违规行为以及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查处。
——聚焦规范化建设加强制度化保障。出台《纪检监察组工作例会制度》《廉政谈话制度》《档案管理制度》《AB岗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纪检监察干部岗位职责,严明工作纪律要求,规范信访办理和线索处置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派驻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赓续前行:从严正风肃纪 打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立德树人先正己,风清气正重实效。派驻市教育纪检监察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聚焦控辍保学,教育脱贫政策落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教育资源不平衡、大班额、入园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师德师风建设,大中小学校学生餐饮保障和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735场,结合形势政策讲廉政党课1460场。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健全责任、激励、考核、监督、奖惩结合的师德建设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以师德师风纪律教育活动和“立师德、铸师魂”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每年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和专项整治活动。处理违规违纪教师19名,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优秀教师398名。
——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在正风肃纪上持续用力,对招生考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方面有滋生腐败隐患苗头的问题和违规收费、违规补课等侵害群众利益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覆盖开展警示教育。在自身建设上持续用力,进一步深化“清廉机关”“清廉学校”建设,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持续推动监督形成合力。
回望来路,2012年11月15日,刚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向党内外作出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始终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回到今天,将目光投向全市教育领域,我们看到,全市各项教育举措落地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为标尺,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要求和目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下,我市教育事业必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新的奋斗历程已经开启,重任在肩,使命如磐。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继续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发挥好“前哨”和“探头”作用,紧盯关键少数、紧盯重点事项、紧盯廉政风险、紧盯选人用人,紧盯归口监督单位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情况,忠诚履行好党章赋予的职责,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派驻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推动派驻监督取得新成效,持续巩固全市教育系统风清气正育人环境,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果,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