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药品检测中心:抓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推进检验检测能力提升
来源: | 日期:2018-12-13 06:35:15
2018年以来,白银市药品检测中心党支部按照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的部署要求,以“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为契机,以完善机制建设为重点,采取强化主体责任、强化廉政教育、强化制度及纪律建设等多项措施,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锻造过硬专业技术队伍,推进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全面提升。
落实主体责任,狠抓廉政建设。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工作,一是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年初有计划、有目标、有布置,年终有检查、有考核,做到党风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二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要求,建立了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科室人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廉政承诺书,干部职工签定了不做黑恶势力“保护伞”承诺书,建立了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重担的责任体系;三是中心负责人与市纪委第六派出纪检组签订了每季度沟通提醒卡、与市局党组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及时了解掌握市局及市纪委纪检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和问题导向,为中心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廉政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一是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党风廉政专题会议,利用每周一工作例会及中心党支部、党员个人2018年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安排,采取多元化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各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观看学习《榜样》等廉政警示教育宣传片,通过采取组织集中学、个人学、专题研讨、上党课、写心得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二是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赴延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不断丰富党风廉政教育内涵,提高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共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集中学习40余次,上党课4次,开展专题研讨4次,开展廉政谈话52人次。
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以“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纪律作风教育和工作作风转变。一是严格落实上下班考勤、外出培训学习、请销假、值班等工作纪律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克服纪律松弛、慵懒散漫等现象的发生,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二是强化对干部职工工作纪律的督查考核力度,加强对违反纪律行为和八个小时之外活动的监督检查,对不遵守纪律的干部职工进行定期通报批评,严肃纪律;三是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职尽责。结合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等制度,针对市纪委第六派出纪检组督查我中心党风廉政工作在纪律作风、履职尽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查处和整改,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着力提升干部职工工作讲大局、服务讲主动、办事讲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全中心上下在机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完善机制建设,强化源头预防。一是全面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项目等工作制度规定,在采购大型仪器设备、大额资金使用及评优选先、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等工作中,坚持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不搞“一言堂”,并做到一事一议,全程监督记录,并报纪检部门备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二是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开展了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监控,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针对薄弱环节和廉政隐患,抓好问题整改,完善规范财产管理、车辆管理、采购管理等规章制度,堵塞制度漏洞,真正用制度管事、管人。
五、查找问题不足,提升检测能力。一是根据以往检验流程时间长,检验结果利用效率不高问题,重新修订了《质量管理手册》,严格规定检验时限不得超过25个工作日,使检验工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二是按照特事特办,提高检验效率为监管、为社会服务的主体意识,建立了“绿色”检验通道,从服务监管、服务发展出发,特事特办,最大限度的满足稽查办案、生产、注册等检验任务需求;三是查漏补缺,规范运行。根据检验任务不集中,检验试剂、标准品品种多,用量少,市场供应不足等情况,出台了灵活便利的内部审批机制,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
2018年,白银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责任监管,查找问题顽疾,落实党风廉政规定,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全面提升了中心检验检测能力,检验参数由236项增加到275项,检验产品由原来的3082个增加到4037个;完成药品化妆品检测729批次;收集评价上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四项”监测报告2044例;参加中检院组织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7项和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实验室比对1项,全部取得满意结果;在2018年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二名;在2018年10月全省药品检验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五名,2人获得“省技术标兵”和“省优秀选手”称号。
(供稿 王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