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运用“六项机制” 持续“挖伞破网”
来源: | 日期:2018-12-10 15:06:17
今年以来,白银市纪委监委把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坚决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严格落实“两个一律”要求,通过有效运用“六项机制”,持续在“挖伞破网”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截止11月底,共受理涉黑涉恶线索88件,立案审查20件,了结49件,正在核查1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组织处理6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
联县包片督导机制。制定《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县(区)包片责任清单》,明确由5名班子成员对5个县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进行分片督导,进一步划定“责任田”、统一“度量衡”,督促县区纪检监察机关把执纪审查、监察调查的重点向扶贫领域和扫黑除恶倾斜。对重视不够、推动不力的,采取约谈、通报等方式持续加压发力,坚决夯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挖伞破网”的政治责任。
问题线索包案机制。紧盯上级交办、政法机关移送、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重点案件,优先处置、及时反馈。制定《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包案分配表》,将29件问题线索移交各纪检监察室进行调查核实,由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包案指导,做到对背后“保护伞”“关系网”没查清的不放过,对背后腐败问题没查清的不放过,对失职渎职问题没查清的不放过,坚决将“一案三查”要求落实到位。
直查直办工作机制。明确由市纪委监委第一至第四纪检监察室对联系县区的、被政法机关定性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恶势力集团犯罪的案件,对号跟进、直查直办;对政法机关定性为恶势力团伙和“涉霸”“涉乱”案件的,督促县区纪委监委跟进查办,同时,加强案件查办的支持与协助,必要时提级办案。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共直查直办涉黑涉恶背后腐败和“保护伞”问题6件,提级办理1件。
重点行业监督机制。制定《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和派驻机构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责任清单》,要求各纪检监察室和各派驻机构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对商贸流通、民政组织、教育文化、财政、法院、检察院、公安、建设国土交通等8个重点部门行业和31项重点治理问题进行实时监督,对涉黑涉恶案件同步跟进、分析研判,对涉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及时上报处置。
“签字背书”机制。要求市、县(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对政法机关认定的涉黑涉恶案件背后腐败和“保护伞”问题,逐案分析、跟进核查,认为没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或充当“保护伞”问题的,逐级签字背书。县区纪委书记和具体核查人员对本县区政法机关认定的涉黑涉恶犯罪案件进行核查后,逐案“签字背书”,切实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一把手”。
查处“保护伞”承诺机制。要求县区纪委书记对本县区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和政法机关认定的黑恶犯罪案件亲自指挥、亲自上手,必要时会同组织、政法等部门联合进行调查。全面掌握本县区纪检监察机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查处情况,认为本县区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对所有问题线索全部排查、核查到位,不存在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等情形的,由县区纪委书记向市纪委监委进行书面承诺。对承诺后发现仍有上述问题的,市纪委书记直接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