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丨当官后,必须挤时间学习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4-03-04 09:08:44
【每日箴言】
古人学优而仕。然当既仕之后,稍有余力,犹须从事于学,况以素未尝学之人,一旦策名在籍,顾不稍稍留心典籍,其何以知居官服物之道耶?凡读书须要切已。如为州县,退堂得暇,便须将古来循良,如鲁恭卓茂刘矩刘旷诸先哲所以爱养斯民者,细细观玩,自有一番触发处,学得一分便有一分受用,而民亦受一分之赐。《资治通鉴》及循吏传,置在案头,不时翻阅,受益多矣。盖升堂视事,退堂观书,二者循环,所谓仕学相资也。
——汪琬·《论作县》
【深意浅说】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里关于“优”的意思,历来的解说存在分歧。有些人认为“优”是指优秀,有些人则认为“优”是指悠闲,有空闲时间。结合“仕而优则学”来理解,“优”应该是悠闲而不是优秀,如果是“优秀”,那么“仕而优则学”就不合逻辑了。做官做得好就要学习,做得不好反而不必学习了?所以,“仕而优则学”的意思是做官后有空闲时间,就努力学习知识技能。上面所引汪琬《论作县》里对于“优”的理解,也是悠闲、有余力这个意思,他说“既仕之后,稍有余力,犹须从事于学”。
当了官之后,必须挤时间学习,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古代官员出身,有的是科举正途,有的是非科举的异途。绝大多数官员在当官之前,不但没有行政管理的经历,而且也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积累。那些通过恩荫、军功、捐纳之类升官的 ,连正规的学习经历都没有,大部分没有什么知识。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士子,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治理州县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不一定匹配。尤其明清时期的士人,也只是精读四书,擅长八股。但治理一个地方,仅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那时的读书人当了官之后,必须在治理实践中,结合工作需要,努力研读经世致用的书籍,补足短板,做到“仕学相资”。这些短板,主要是处理具体事务的知识和技能,如州县官最重要的就是刑名钱粮,就是有关民事和刑事法律的规定、财政税收和会计知识等等。这些内容在四书五经中是不存在的。汪琬建议要从历史中学习,这当然不失为一个途径,但是历史类书籍中的法律和财政赋税知识,不是专业化系统化的。
清朝光绪年间做过浔州知府的延昌,在《事宜须知》中列了他上任时备带书籍的书单,大概有50余种,包括一些丛书,有儒家经典,有历史,有法律法规如《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有文学如《红楼梦》,有工具书如《康熙字典》,还有《皇朝经世文编》,以及各类官箴书、笔记、医学、法医、审案指南等。一个州县官员如果能够对这些书籍有所涉猎研读,对于提高治理能力是有很大益处的。
而晚清另一位官员,《平平言》的作者方大湜也列了一份书单,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书单中包括魏源的《海国图志》以及《各国通商条约》。他说,海上用兵以后,泰西各国互市者,纷至沓来,《海国图志》所载,以西人谈西事言较确实,凡各国之沿革始末以及山川形势风土人情物产技艺,无不灿若星罗,了如指掌,是留心边务者的必读之书。《各国通商条约》,则玩行事例也,遇有中外交涉事件,必取决于 《条约》。由此可见,开明的晚清官员已经有睁眼看世界的渴望和努力。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短柱侧金盏花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兰州、平凉
简介:短柱侧金盏花,多年生草本。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较高观赏价值。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强心镇静的功效。花果期4-8月。其叶五角形,花瓣白中带紫,可栽植于林边作地被观赏花卉。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