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纪委监委:深化“五责”监督体系 压实干部监督责任
来源:白银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4-03-27 10:33:44
白银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化“五责”监督体系,从严从实加强自我监督约束,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干部监督工作质效。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拧紧“总开关”。市纪委监委班子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坚持把干部监督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主动扛牢干部监督工作“主体责任”。市纪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干部监督工作,支持和保障干部监督机构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以主体责任示范带动其他责任一贯到底。注重干部监督机构建设,针对县(区)没有专门干部监督机构、内部监督力度不大等实际问题,积极协调成立县(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评价中心,配齐配强干部监督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干部监督工作格局。
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当好“领头雁”。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自觉履行干部监督工作“第一人责任人责任”,时刻把抓班子、带队伍责任扛在肩、放在心、抓在手。对干部监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带头讲廉政党课、作廉政报告,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情况,以“一把手”带头示范,形成干部监督“头雁效应”。与班子成员和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约谈提醒,及时强化压力传导、推动责任落实,督促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对“关键少数”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2023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讲廉政党课1次,作廉政报告1次,开展谈心谈话10余人次、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部室组负责人开展谈话5人次。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念好“紧箍咒”。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协助落实班子干部监督“主体责任”的同时,扎实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担负起分管部门干部监督主体责任,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持续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纪律规矩、言行规范的监督管理,将内部制度规定通过日常提醒、谈心谈话等方式,把压力和警示传导到每一名干部,明确“红线”,划清“底线”。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对分管部门干部履职用权严格监督,对请示报告、请销假、外出报备等严格审批,同时开展廉政家访、常态化谈心谈话,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2023年以来,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共开展干部廉政谈话30余人次,廉政家访30余人次,上廉政党课8场次。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常打“免疫针”。研究制定《白银市纪委监委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市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派驻(出)机构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对本机构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以室为单位建立《权力运行风险防范清单》排查梳理岗位风险点,明确防范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强化“八小时外”监督,开展廉政谈话、廉政家访,重点了解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社交等情况,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坚守政治红线、纪律高压线、廉洁底线。2023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各部门(机构)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廉政教育110余人次,廉政家访110余人次。
严格落实“专职专责”,构筑“防火墙”。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认真履行干部监督专责。加强“关键少数”监督,通过开展纪律作风评价、监督调研等方式,强化对“关键少数”履职用权、纪律作风等情况的综合测评和监督检查;开展监督谈话20余人次,督促“关键少数”既规范用权又“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强化专案监督,建立事后回访工作机制,在案后审理谈话中,同涉案人员了解专案组人员办案纪律情况,签订《审查调查情况监督卡》,倒逼专案组强化自我监督,依规依纪依法办案。常态开展警示教育,每月编印《镜鉴》警示教育材料,紧盯重要节点,就廉洁过节、严格制度执行等提出明确要求。结合教育整顿,集中观看《永远吹冲锋号》《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组织开展走进“高墙”、观摩庭审等警示活动,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把纪律规矩刻印在心、落实在行。从严处置问题线索,修订完善《处理纪检监察干部检举控告和问题线索工作办法》,绘制流程图,规范高效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坚决防治“灯下黑”。2023年以来,全市受理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61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