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丨为百姓谋福利是为官大义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4-10-17 09:17:55
【每日箴言】
夫利之与义,势不并处。义亲则利疏,利近则义远。况为民师帅,而专务于利,其聚怨纳侮,视市井小人不若也。故君子之从政也,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元•张养浩《三事忠告》
【深意浅说】
张养浩在这里将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认为义和利不能并处,义亲则利疏,利近则义远。
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学史的重大命题。在历史上的话语中,所谓义,就是不谋私利,不利己。谋取个人私利,就是最大的不义。这显然有些极端。孔孟也没有将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说,君子不能追逐私利,要追求义,而小人则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这里的君子,就是士大夫,即读书准备当官的士人,以及出仕的官员。对官员和老百姓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老百姓可以追求自己的私利,而官员不行,官员只能推行仁义。孔子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你当官该做的大事,就是追求道义,而不是仅仅追求自己的俸禄,操心自己的一碗饭。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在孔子看来,为百姓谋利益就是义。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大概是因为,作为士大夫,尤其已经出仕的官员,你自己的所有利益,已经有人为你考虑到了。君主雇佣你去治理,你应该得到的物质回报,都是有完全保障的。而你的平台主要是为国家提供服务的,你必须做你的大事,所谓“谋道”。如果在君主为你提供的平台上,你却操心和张罗自己的私利,那就与你的职责不相符了。
先秦思想家中,孟子是最强调义的。孟子见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里仿佛孟子完全否定利,只强调实行仁义。其实并不如此。孟子所说的仁义,实际上是给老百姓谋利益,即利民。他希望梁惠王实行仁政或仁义要达到的目标,就是“黎民不饥不寒”“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七十者衣帛食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这种目标,就是普通百姓的利益。
要之,孟子的义利之辨的核心意义是,统治者的义,就是为老百姓谋求利益。统治者为自己谋利,就是最大的不义。
如果对照后世官员的做法,在处理义和利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孔子孟子都指出了的问题,当然还有未指出的。
一是官员利用职务方便谋取私利。这是不义之事,与“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原则完全相反。
二是官员尸位素餐,在官位上没有实行仁政,没有为百姓谋利益。
三是当官的自己不谋私利,但是也禁止或反对老百姓正当的利益追求和利益诉求。这种情况在理学盛行的年代非常突出,不少所谓的理学家,追求“存天理,灭人欲”,否定百姓对正常利益的追求,这个是义利之辨走火入魔的情况。
第一二种情况,多发生在贪官污吏身上,而第三种情况则在所谓的清官身上也常有体现,把孔子对官员的道德要求,扩展成对所有老百姓的道德要求,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反对百姓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一些公认的清官,多有这种带着治理下的老百姓过苦行僧生活的偏向和爱好。这一点,显然是过于极端了,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是不好的。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腺毛委陵菜
分布:兰州、陇南、甘南
简介:腺毛委陵菜,多年生草本。花果期7-9月。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