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刮骨疗毒:长痛不如短痛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1-21 10:10:37
【说古道今】
《三国志•关羽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性已深入到骨头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去骨头上的毒素,这样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来刮毒。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臂上鲜血淋漓,流满了盛血的盘子,但关羽照样割肉喝酒,谈笑自如。
此医不知何人。《三国演义》将其演绎为华佗,在第七十五回里生动描述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过程:“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同时,还引后人所作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一个医术高明,敢下手;一个勇敢无畏,不怕疼。可以说,正是双方的深度“合作”,才成就了这一段历史佳话。
“刮骨疗毒”原意为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从源头上解除病痛,后世则以此为典,比喻痛下决心,从根本上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元稹诗《和乐天赠杨秘书》:“刮骨直穿由苦斗,梦肠翻出暂闲行。”
有肉体之疾,亦有心灵之病。有些病吃点药也许就好了,有些病非得动手术不可。动手术有时要开膛破肚,有时会伤筋动骨,即使有了麻醉术,如果不下定决心,不坚定意志,也可能会望而却步。同样,有些问题注意一下就能避免,有些问题非得出大招、下重手不可,如果不放下包袱,不鼓足勇气,一拖再拖,一误再误,也可能会丧失机会,陷入绝境。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刮骨疗毒虽然要忍受一时之剧痛,却能适时止损,长久受益。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白杜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兰州、定西、陇东
简介:白杜,小乔木。花期5-6月,果期9月。根、树皮入药,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湿、补肾等功效,叶可代茶。木材可供器具及细工雕刻用,树皮含硬橡胶,种子含油率达40%以上,可做工业用油。树形优美,枝叶秀丽,蒴果粉红色,果皮开裂后露出桔红色假种皮,可在树上悬挂长达两个月之久,常引来成群鸟雀,颇具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地的优美观赏树种。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