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画饼充饥:靠幻想,真的改变不了现状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1-26 09:21:53
【说古道今】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臣叫卢毓,他为人正直,廉洁自律,深受魏文帝的赏识。他从中书郎职位升任吏部尚书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人填补中书郎这个空缺。魏文帝对此非常重视,对卢毓寄予厚望,并提出自己的选拔意见。《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意思是,这次选中书郎能不能得到合适的人选,就看卢毓了。选拔人才要注重实际能力,不能只图名气,名气就像画在地上的饼子一样,可以看,但不能当饭吃。
“名”不能当饭吃,那么“实”又怎么能看得出来呢?所以,卢毓也提出了自己看法:一,对名气不能一概而论;二,对官员应当有考核措施;三,现在没有相应的选任办法。文帝听了以后,采纳了卢毓的意见,立即下令制定“考课法”,采取推荐与考核相结合的措施选拔人才。
文帝之所以说“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是因为之前诸葛诞、邓飏等有“四聪八达”之称的“社会名流”为所欲为,他们虽朝野有声,远近皆知,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差不多给文帝造成了心理阴影。后世遂以“画饼充饥”,指称徒有虚名,无益实用;也以之比喻以空想愚弄别人,或自我安慰。李清照《打马赋》:“说梅至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xiāng)之志。”意思是,“说梅止渴”和“画饼充饥”一样,对于有“奔竞之心”和“腾骧之志”的人来说,只不过稍稍有一点心理慰藉罢了。
没有人不重视自己的名声,但任何名声都应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有名无实,名不副实,不仅无益于当世,反而会贻笑于后人。为政不德,何来政声?为官不清,何来清名?靠幻想,真的改变不了现状;靠许愿,不能真正赢得人心。想用虚头八脑的东西武装自己,但别人可能一眼就能看穿;想用华而不实的东西忽悠别人,但最终忽悠的可能只是自己。人要活得实在一点,再小的饼,也不要给别人画;别人画的饼,再大也不要当真。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宝兴报春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临夏、定西
简介:宝兴报春,多年生草本。花期4月,果期5月。有愈伤、接骨之功效,可治疗肿毒、骨折、骨伤。也是早春优良的观赏花卉。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