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舍本逐末: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4-08 09:56:49
【说古道今】
《吕氏春秋》有一节叫“上农”。“上农”即以农为上,就是尊尚农业。其中说:“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业等末节,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守卫国土,不能与敌作战。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业等末节,他们的财产就会减少,百姓的财产减少了就会轻易地迁徙,轻易地迁徙国家有了灾难,他们就会存心避而远之,没有安居乐业之心。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业等末节,就喜欢耍小聪明,喜欢耍小聪明,行为就奸诈,行为奸诈就会钻法令的空子,把是当作非,把非当作是。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以农为本”思想深入人心。《史记·孝文本纪》之“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晋书·齐王攸载记》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不慌”等民谚更是人尽皆知。
时移世易,吕不韦关于工商业的论述早已不合时宜,但农业的地位并未因此而动摇。同时“舍本而事末”也从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中脱胎而出,而为比喻轻重不分、主次颠倒之典。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洪禀性尫羸(wāng léi,瘦弱),兼之多疾,贫无车马 ,不堪徒行,行亦性所不好。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最根本的地方着手,在最基础的环节上下功夫。“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不锤炼思想,只注重遣词造句,写不出深刻的文章;不重视产品质量,一心在包装上出花样,销量再火也不会长久;不在工作中用心用力,只在汇报材料上做手脚,出不了真正的政绩。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苦马豆
分布:兰州、陇南、天水、定西、临夏、白银、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庆阳
简介:苦马豆,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花期5-8月,果期6-9月。植株可作绿肥,也可作为骆驼、山羊、绵羊的饲料,亦为辅助蜜源和水土保持植物。果实、枝叶、根可药用,果实和枝叶有利尿、消肿的功效,根有补肾固精、止血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