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坐拥百城:书籍,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9-29 10:01:38
发布时间:2025-09-29 07:04 分享
【说古道今】
北魏处士李谧,十三岁时即精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尤其擅长历数之术,遂有“神童”之誉。十八岁时,诣学受业,随博士孔璠(fán)学习经学,但几年之后,孔璠就反过来向他请教问题了,他的同学遂戏之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意思是,学生成了老师,老师请教学生,究竟谁是老师,要看谁有学问。他几次推辞朝廷征召,潜心于编书读书。只可惜,他三十二岁就去世了。
《魏书·李谧传》载,他去世那一年,他的老师孔璠等四十五位学官上书说:李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大意是,李谧经常说:“大丈夫只求拥书万卷,何必要南面百城呢。”于是,他与外界断绝往来,闭门谢客,放弃家中产业,专心经营书籍,亲自删削校对,家里不重复的藏书就有四千多卷。
“拥书万卷”与“南面百城”代表两种不同的追求,前者智识之标志,后者富贵之象征。后人则以“坐拥百城”为典,形容藏书之丰,嗜书之深,意即“拥书万卷”犹“南面百城”也。清人张瑞玑诗《书怀四首》其四:“坐拥百城傲列侯,烧书摊饭百无忧。”
李谧嗜书如命,但不仅只是简单的收藏而已,更重要的在于整理研究:第一,从文字上说,他收藏的四千多卷书籍,都是经过对比审定,亲手删削的,是所谓“鸠集诸经,广校同异”也;第二,从意义上说,他还搜求学有所长的专家,收集公正独到的议论,对经典进行分析研究,是所谓“括次专家,搜比谠(dǎng)议”也。李谧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还是一位有影响的学问家。
书籍,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多少伟大人物都论述过书籍的好处,不论是“书犹药也”,还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抑或“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都是以读为前提的。书唯读过才能丰富人,读过之后有所思考才能启发人,有所启发而后付诸行动才能成就人。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中华野葵
分布: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简介:中华野葵,二年生草本。花期3-11月。全草药用,可解毒止痛、利尿通淋。嫩苗和幼叶可作蔬菜及饲料。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