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纸无驴 | 写文章是给人看的,一口咬到肉上不香吗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11-03 08:58:47

【说古道今】
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诗《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全诗没有出现一个“风”字,但句句写风,满纸是风,似乎看得到、闻得到、听得到、摸得到,更重要的是,还能感受得到风的力量。
在《风》面前,有个买驴的“博士”可能会无地自容。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在写到“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时,先列举了一长串“上品”诸贤的大名,之后笔锋一转,说其余那些人大多都是“田野间人”:“言辞鄙陋,风操蚩(chī)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意思是,语言鄙陋,作风拙劣,互相之间固执己见,任何事也干不了,你问一句,他答几百句,若要问他其中的意旨究竟是什么,他大概也摸不到边际。接下来,他引用了一句民谚:“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说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要去街上买一头驴,契约已经写满了三张纸,还没有出现一个“驴”字。
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卖弄文采,但忘了好好说话;二是故弄玄虚,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三是装模作样,表示自己非同一般。可以想象,其扭捏作态之状,顾影自怜之态,让人何等生厌。所以,颜之推才说:“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后人即以“三纸无驴”为典,形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废话连篇、不得要领。陆游诗《题斋壁》:“草赋万言那直水,属文三纸尚无驴。”“属文三纸尚无驴”跟李峤的《风》诗中无一“风”字能相提并论吗?
网上曾流行一种“废话文学”。比如“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具体情况是什么,还得看具体情况”,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啊,和老一辈比起来是真的年轻;现在的老年人啊,年轻的时候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老”。讲“段子”时这么说人们会笑,讲“道理”时这么说人们会抓狂。为何要这样呢?连篇累牍虽不得要领,但貌似态度认真;夸夸其谈虽不着边际,但貌似作风扎实。说话、写文章,针对的是听众和读者,言简意赅不好吗,一口咬到肉上不香吗?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扁枝越橘
分布: 陇南
简介:扁枝越橘,落叶灌木。花期6月,果期9-10月。花冠白色,有时带淡红色。浆果绿色,成熟后转红色。全株药用,有疏风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上一篇:天衣无缝 | 现实中很少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但这不是钻空子的理由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