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广播新闻:《今日观察》严督严查 向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亮剑”
来源: | 日期:2021-12-23 15:41:08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活力、增动力。改革措施成效如何?企业和群众还有哪些期盼?带着这些问题,省纪委监委、省作风办共同组织实施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并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之一,严查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影响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严督严查 向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亮剑’ ”,采写记李千。
专项整治中,各级纪委监委、作风办协调联动,以“四察四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共同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李奇介绍说,在简政放权不充分方面,专项行动主要整治部门行业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该下放的审批事项不下放,该取消的审批事项不取消,将事后备案改为多重审批性备案或者转移到中介机构变相审批以及自行设置前置条件的问题。在监督管理不规范方面,主要整治无法律依据或违反法律规定,部门自定政策,自设标准实施监管执法,妨碍公平竞争、损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权责边界不清晰,履行职责不认真,对同一事项都能管、都不管,存在执法空白、推责诿过的问题。
李奇:
在服务质量跟不上方面,主要整治部分省直单位服务意识不强,推动本部门业务专网与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不积极、不主动,造成部门壁垒和数据堵点,影响“一网通办”的问题。
专项整治中,全省各级作风办、纪委监委机关将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放管服”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工作推诿扯皮、协调配合相互掣肘、推动落实弄虚作假、严重失职失责贻误工作的问题线索,一律优先办理、快查快办,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我们聚焦影响和制约优化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4次,共发现流程不优,协调不通,运转不畅等问题26条,下发督办通知和检察建议书13份,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卡点堵点问题,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康乐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四查四治专项行动,坚持把转变干部作风与提高服务效能结合起来,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监督等方式,重点解决办事服务中效率不高,态度生硬的问题,大力整治服务群众企业中存在的审批缓慢,手续繁冗,消极拖延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努力做到政务服务好不好让企业和群众说了算。
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白银市平川区纪委监委主动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为企业发展减费降负。
平川区纪委监委副书记杨禧:
针对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督查走访,发现部分企业在银行开办账户、查询办理业务中程序较繁琐,时限较长。对此,督察组督促区政务大厅、金融机构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各金融机构等部门从减免费用、简化程序着手提高服务水平,服务当地企业。
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山丹县严格落实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文件前置审核,坚决杜绝“文山会海”、以文件抓落实等现象。目前,县委、县委办共制发各类文件117份,与去年同期持平;政府、政府办共制发各类文件133份,比去年同期下降28.5%。同时,严格控制规范“一票否决”事项和“责任状”等考核事项。除有明确规定外,各部门单位一律不得和下一级党委政府签订“责任书”,确需签订的需报上级党委政府备案。
山丹县纪委副书记王多亮:
结合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优化“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督促相关部门单位优化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营造暖心的办事环境。
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古浪县纪委监委、县作风办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所涉及的县政府办、发改局、税务局等22个单位(部门)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聚焦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和堵点。
古浪县纪委副书记冯涛:
督查共发现执行“双随机、一公开”不规范不经常、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59个。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现场反馈被督查单位,督促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定期盘点销号。
专项整治中,省纪委监委、省作风办还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在第三季度省管领导班子反对‘四风’及涉企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平时考核中,对25个省直经济工作部门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专项整治自查整改情况为考核重点,通过明察暗访、调研走访、发放问卷、书面检查等方式,深入掌握被考核单位领导班子履职尽责、工作落实等有关情况。目前专项整治仍在进行,年底,省纪委监委、省作风办将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